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周邊安全形勢四大變化與中國對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6 00:50:02  


 
  周邊外交中經濟的戰略化趨勢將更加突出,但其使用的時間和方式要慎重。2010年,中國對外經濟政策具有了國家大戰略的含義,中國通過經濟手段實現了鞏固和平的周邊環境、塑造穩定的周邊秩序的目的。即便是國際市場,也不完全是一個自由市場,政治手段和謀略可以發揮戰略性作用。中國應該對國際市場的戰略性含義做深入的研究,對中國自身在經濟的戰略化運用上的手段、管理能力以及市場行為體的應對能力做出更進一步的評估。從理論上講,經濟戰略的有效性取決於對方受到這一經濟手段影響時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儘管敏感性會隨著中國國力增強而增多,但對方的脆弱性卻可以通過其國內戰略進行調整。並且,中國自身也會受到對方使用經濟戰略的影響。由於這種互動性的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因此利用經濟的戰略化效應時還須慎重。

  中國周邊外交理念、組織形式應發生變化。中國在構造周邊戰略時,必須以周邊省份和周邊國家的一體化為平台,內外聯動,穩定周邊形勢。尤為重要的是,中國涉外部門應對周邊事務時要“善巧”。總體而言,中國力量強大,中國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周邊國家的過度反應,尤其是當中國略顯強硬時,周邊國家十分敏感。對此,中國要明了周邊國家的心態,善於周旋、善於借力。尤其在對待像日本這樣的鄰居時,中國要充分利用日本的戰略優勢,利用日本的國際化經驗。

  (作者:張 潔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所安全外交室主任 

    樸鍵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所研究員

    鐘飛騰 楊丹志 吳兆禮 曹筱陽 李志斐 楊曉萍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所博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