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楊斌:剛柔並濟應對美國的全球霸權戰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6 00:24:34  


 
  1999年美國轟炸我駐南大使館後,有些善良中國人雖然明知不是“誤炸”,但希望這只是一個偶然挑釁事件。但是,現在將此後一系列事件串聯起來,可清楚看出轟炸我大使館絕非事出偶然,預示著美國對華戰略面臨著重大調整,乃是美國發動全球霸權新攻勢的前奏。筆者的專著《威脅中國的隱蔽戰爭》曾詳細剖析的美國的戰略思維邏輯,並非是市場促進和諧發展的“理想主義”,而是綜合運用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作為實力籌碼謀求霸權的“現實主義”,當軍事手段代價大時就側重玩軟手腕,而對手實力削弱後重新運用硬恫嚇。2002年,布什政府高官公開承認其戰略調整,正是根據所謂的“新現實主義”。據外電報道早在布什就任總統之前,高層右翼智囊就向他提出戰略轉變建議,根本放棄冷戰時期的力量均衡思考模式,因為,新的現實是前蘇聯衰敗後世界已經失衡,美國已經成為失去制衡的超強力量,應該運用超強力量盡情追求最大利益,還提出要“展開各種進攻性的軍事部屬”,明確提出以此確定美國的“霸主地位”,並通過全球霸權尋租謀求更大的超額壟斷利潤。

  有些中國人擔心懷疑美國就是“冷戰思維”,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新現實主義思維”甚至比“冷戰思維”更惡劣,因為當時美國為對抗前蘇聯力量的制衡,還要考慮到利用盟國和中國搞戰略平衡,而“新現實主義”則意味著搞單邊霸權主義,企圖隨心所欲利用超強的軍事力量,打破以前國際利益格局追求更多利益。據海外報刊報道,美英政府高官正公開鼓吹新帝國主義論,提出了建立“新羅馬帝國”的宏偉藍圖,還利用學者製造“霸權永續”的“新帝國共識”,以求永遠無限制地擴大實力失衡格局,打擊遏制對手追求無限制的霸主利益。美國宣稱將奉行的“新現實主義”,乃是中國無法回避的“新現實”,這是由國際實力格局的失衡決定的,而不是由“中國惹不惹美國”來決定的。

  美國間諜飛機撞毀我軍機的事件,激起了廣大中國人民的強烈義憤,但是,有些經濟界人士卻主張中國順從美國霸權,擔憂中美關係惡化影響到經濟利益,他們認為不斷擴大開放和加強經貿聯繫,單純經濟利益就能遏制美國霸權和台獨分裂勢力,但其實不然,某些擁有巨額對華投資和貿易額的跨國公司,其軍工生產部門也積極資助反華智囊團,推動美國政府將主要戰略目標轉向中國,以既親華又反華的兩面姿態謀求最大利潤。顯然,缺乏國際戰略眼光的單純經濟觀點,不利於維護國家戰略利益和長遠經濟利益,甚至可能為美國軟戰爭攻勢下的薄弱環節。裡根政府策劃針對前蘇聯的秘密戰略時期,前蘇聯的經濟精英特別是某些涉外經濟人士,迷戀尼克松“緩和”政策培育的經濟依賴性,曾經積極支持戈爾巴喬夫倡導的“新思維”,加速了前蘇聯的政權崩潰和國家解體。

  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中國為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向美國提供了許多合作與幫助,這種做法是必要的、正確的,因為,恐怖主義違反基本文明準則,不是反對霸權主義的正確途徑,還會為推行霸權主義提供借口。美國出於反對國際恐怖主義的需要,的確做了改善中美關係的一些努力,中美關係進入了近年來最好的時期,這種情形有利於中美兩國人民的利益。但是,中國人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美國對外政策的理論基礎是現實主義,其政府高官曾反覆宣稱其外交信條,乃是“只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恒的朋友或敵人”。正當西歐盟國和俄羅斯等許多國家,主動配合美國反對國際恐怖主義,贏得了阿富汗戰爭的勝利之後,美國的單邊霸權主義欲望再次抬頭,2002年推出了一系列戰略舉措,包括公然違反國際法的21世紀新國家安全戰略,威脅對主權國家進行“先發制人打擊”,美、英兩國高官公開鼓吹的“新帝國主義論”,聲稱可對中國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運用包括欺騙在內的“叢林競爭規則”,還不顧世界各國包括西歐盟國的強烈反對,發動侵伊戰爭威脅到法、德、俄羅斯利益。這種嚴峻國際形勢的大背景下,中國不能對中美關係的改善過於樂觀,必須深入研究美國全球戰略和對外政策的演變,做好應對各種複雜局面的充分準備。2005年5月據外電報道,美國右翼保守派認為反恐戰爭牽扯了布什政府太多精力,主張將關注點重新轉向制定對華戰略的呼聲強烈,美國國防部官員也認為“從長期看左右美國國家利益的是中國”,已將中國列為制定美國長期國家戰略的中心地位。美國曾操縱石油價格迫使前蘇聯陷入經濟困境,還逼迫日元升值誘導日本陷入長期金融危機。當前石油、原材料價格猛漲對中國經濟形成衝擊,美國國會逼迫人民幣升值的呼聲日益強烈,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超越單純經濟貿易的視角,從國際大環境的戰略高度進行深入考察,才能更好維護中國的戰略利益和經濟安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