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楊斌:剛柔並濟應對美國的全球霸權戰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6 00:24:34  


 
  某些經濟界人士單純考慮經濟貿易利益,還擔心中美關係惡化影響在國外的子女,主張中國屈從美國霸權和反華輿論壓力,殊不知美國右翼大肆鼓吹“中國威脅論”,通過編造類似李文和竊取核機密事件的手法,蓄意製造反華輿論並非為了冤枉某個人,而是為了通過全球霸權尋租獲得長期經濟利益,倘若中國遇到壓力就屈從美國霸權,恰恰會讓美國右翼勢力感到得逞嘗到甜頭,反而會變本加厲地更積極推動反華。國內某些主張自由化的人士和腐敗分子,甚至主張從政治到經濟全面追隨美國,政治制度上實現全盤“西化”,經濟上實現全面私有化,似乎這樣能確保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利益,殊不知巴拿馬和智利的某些前國家領導人,曾經是積極配合美國的所謂“親密夥伴”, 但時過境遷也遭美國拋棄淪為階下囚,獨聯體和中亞一些轉軌國家的精英人士,也曾在政治上推行美國倡導的民主選舉,在國際政策上討好、順從美國霸權,配合美國反恐戰爭允許設置境內軍事基地,在經濟上推行新自由主義“華盛頓共識”,通過大規模私有化掠取了巨額財富,建立了子女控制的龐大家族企業集團,但如今也被美國支持的“顔色革命”拋棄,成為反對派以“反腐敗”為借口的清算對象。美國的精明之處在於一方面推廣“華盛頓共識”,誤導、縱容轉軌國家的私有化及其產生的腐敗現象,一方面利用私有化造成的貧富懸殊和民眾不滿,時機成熟後大灑金錢支持反對派鬧事,製造社會動蕩和政權更迭以謀求更大戰略利益。我們應該警惕新自由主義思潮的流行,防止私有化產生的腐敗和兩極分化,建立和諧社會並維護安定團結的局面,消除美國利用軟謀略製造“顔色革命”的土壤。

  由於美國的霸權戰略是針對全世界,因此,或遲或早會侵犯不同國家的利益,必然激起越來越多的國家的反抗。法國、德國都是美國的傳統盟國,但是,布什上台外交政策轉向單邊主義,很快引起了它們的警覺和批評,迅速採取行動對抗美國的單邊外交政策,以“軟牽制”辦法遏制美國稱霸野心膨脹。例如,2001年初聯合許多歐盟和第三世界國家,投票將美國逐出了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有些中國人不理解法國、德國的立場,美國似乎並未將矛頭指向它們,為何不韜光養晦保持沉默,反而要冒風險去惹美國?有些中國人甚至擔心美國惱羞成怒,誤認為中國在人權委員會搗亂進行報復。有些中國人認為躲還來不及,法國人卻居然大膽出頭打抱不平,動機何在似乎令人難以理解。

  法國、德國所為並非單純出於正義感,而是深知美國全球戰略的趨勢,遲早必然會威脅、損害自身的利益,與其坐視形勢惡化不如先下手為強,選擇有利的時機、場合主動出擊,才能聯合更多國家共同遏制美國霸權。法國、德國都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都經歷過帝國主義擴張爭奪的歷史,深知帝國主義之間無法合作共享利益,對庫柏的新帝國主義論不抱幻想,不願坐視美國全球擴張侵犯自身利益,因而堅決反對美英發動侵伊戰爭,從西方內部形成了反對美國霸權的陣營。

  法國顯然知道對抗美國的霸權,必須廣泛聯合許多國家的力量,抵消美國向法國施壓的影響。2003年在巴黎舉行八國峰會期間,法國總統希拉克在特意邀請巴西、中國、印度等國領導人,舉行具有戰略意義的南北高峰對話,實質上是為聯合第三世界的反霸力量,開展牽制抗衡美國全球霸權的外交攻勢。中國應與法國開展廣泛的戰略合作,特別是在發展兩國的戰略性產業方面,如航空、航天、軍工、高科技產業,擴大貿易合作和技術交流的規模,增強兩國綜合國力有利於抵禦美國霸權。中國還應同歐盟國家大力發展經貿關係,擴大歐元儲備減少對美元的過度依賴,減少美元貶值趨勢帶來的金融風險,削弱美國利用美元霸權對國際金融的操縱,共同維護歐亞大陸國家的金融貨幣穩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