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蘇嘉宏:台灣族群認同 藍綠涇渭分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05 00:16:18


 
  二、政黨認同/政黨支持

  承上所述,族群雖是政黨支持的重要因素之一,雖非單一因素,但確實是相當重要之因素。已經有多項研究發現,形成台灣選民特定政黨不認同態度的因素主要是國家認同、族群意識以及政黨形象。然而族群成員並非無緣無故的支持特定政黨,要探討政黨支持,除了直接探究民眾政黨支持外,還必須考量到政治社會化這個面向。

  戰後出生的第二代族群所支持的政黨,當非無緣無故的支持特殊政黨,應探討其政黨認同的概念。台灣早期國民黨一黨主政的時期,長期的黨國體制下的教育,不能不被考慮在內。除此之外,將時間拉回30年前,首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中,第一次有以“黨外”名稱出現的非國民黨政治組織,當屆並且獲得4席縣市長與29席省議員,政府立法、民意機構,首次有反對勢力出現。民國75年民進黨正式成立,相繼的76年的解嚴、77年報禁解除,在這一系列台灣政治民主化的幾個重要時間點上,目前50歲以上之民眾都有直接的“世代記憶”。尤其是民進黨正式成立,對50歲以上之民眾,應該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台灣開始有正式組織的反對黨出現;然而對50歲以下的民眾,當時則是青少年或童年時期,雖不至於懵懂無知,但也很難、很少有深入的參與。因此,對於目前年紀半百的人來說,民進黨(反對勢力、黨外)是看到且親身經歷,但對於年輕一輩的六、七年級生來說,則“民進黨”的存在,或台灣有政黨競爭、政黨政治是既有的政治現實,民眾從懂事開始,就聽過、看過政黨“民進黨”,因此研究“政黨支持”必須考慮不同世代在台灣民主政治發展史的生活經驗,與因此而形塑的民眾投票行為。

  當然,要探討民眾的投票行為,若不從候選人特質、形象或選舉之議題著手,就需從民眾政黨支持(認同)著手,從另一方的民眾或稱政黨之社會基礎的特質來觀察,例如:性別、年齡、學歷、職業或族群等特徵來加以探討。在美國的投票行為研究中,政黨認同是聯繫基層選民與政黨兩者關係的概念,政黨認同在個體政治層次上的意義,在於它是選民投票抉擇的重要心理因素,將選民遠程的眾多個人及社會屬性之因素,歸納轉變成為選民投票的近因因素;在總體政治層次上的意義,在於它是選民常態投票(normal vote)的依據,評估選舉變遷的基線;並形成穩定的政黨組合(party alignment),從而構成政治穩定的基礎。

  就個人而言,“政黨認同(party identification)”是個人整體的價值觀念與信仰系統中關鍵的一環,具有長期穩定的性質,在政治世界中,選民彼此的自我認同,形成一種我群意識,該意識係選民“自我認同(self-identity)”,但不侷限於黨員。一般說來,政黨認同透過“政治社會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的學習歷程,從家庭、學校、職場、同儕團體,以及傳播媒體,獲得對特定政黨的偏好及認同訊息,個人由小而大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政黨認同的認知,同時可以解釋政治態度與投票行為的形成,因此政黨認同的重要性不可言喻。

  台灣目前的二大黨,國民黨、民進黨,都是“外造政黨”起源而趨向“內造政黨”,成員組成則由“幹部型政黨”趨向“群眾型政黨”。那國民黨與民進黨之社會基礎為何?或說目前此二黨之群眾基礎為何?早期的投票行為就已經發現,省籍、職業(階級)、民主態度為影響政黨支持原因。張茂桂的一項研究認為,省籍、族群和政黨支持、政治發展、國家認同及政治正當性有關係;而台灣反對運動、支持民進黨的社會基礎、國家認同的分歧,都和“來源身份(指族群認同)”有關係。王甫昌的研究也發現,地區的政黨支持分化,陳水扁得票高的地區就是本省閩南人比例高的地區,宋楚瑜的地區則是原住民、客家人、外省人得票高的地區,因此選舉結果極富政治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