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經濟增速目標下調有利結構調整

http://www.CRNTT.com   2011-03-02 08:57:33  


  中評社北京3月2日訊/日前,溫總理在做客新華網、中國政府網時表示,十二五規劃確定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是7%。這一增速目標比政府十一五期間規劃的7.5%增速有小幅度下調。證券時報發表民族證券分析師陳偉文章認為,下調十二五期間經濟增長目標既是中國經濟實現平穩增長的內在需求,也是政府主動致力於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需要。

  經濟增速面臨小幅下行

  文章稱,十一五期間,中國實現了年均11.2%的增速,這是與期間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生產要素保持了比較平穩增長的態勢有關,如就業人口增速年均增長0.7%。而就十二五來看,主要生產要素增長的下降以及由此產生的價格快速上升都將成為制約經濟增長的因素。

  如從勞動力供給來看,十二五期間隨著中國勞動力人口紅利效應的遞減,勞動力增長率將大幅減速,社科院預測,2013年到2015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將實現零增長,並從此進入負增長,勞動力供給將逐漸減少。這就意味著勞動力價格未來幾年會出現比十一五更快的增速,尤其是缺口更大的低端勞動力價格上漲速度將會更快。

  從資本積累方面來看,中國2005年至2009年的增速為18.9%,這樣高的資本積累速度主要源於中國較高的儲蓄率,但十二五期間中國人口加快老齡化趨勢的形成,如2005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為11%,2010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為12%,2015年中國60歲人口占比將達到16.7%,這將增加國內儲蓄率的不確定性,資金價格也將因此而提高,而這種情形還可能伴隨著十二五期間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而顯得更加突出,從而對固定資本形成的增速構成壓力。

  再從資源供給來看,中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量少,經濟增長已經開始受到資源和環境約束,如200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的8.5%,而消費的煤炭占世界的46.9%、鋼占46.4%、石油占10.4%。十二五期間,各類戰略性資源(包括水資源、礦產資源和能源)還將對中國經濟增長產生越來越大的制約,從而使得經濟發展的高成本在所難免。

  因此,單純從提供中國經濟增長的生產要素總量來看,中國十二五期間經濟潛在增速小幅下降在所難免,0.5個百分點經濟增速的下調也基本反映了這種下降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