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社會管理的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2-01-03 09:39:52  


 
中國社會力量仍然薄弱

  另一種是宏觀錯誤。有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中國式(或者左派)的看法,即一些人把中國社會問題尤其是農村問題和改革開放以來所實行的一系列改革開放政策聯繫起來,例如把它們和市場化聯繫起來,認為是各級政府不堅持毛澤東式的“社會主義”原則的結果。另一個層面是西方式(或者自由派)的看法,即簡單地把這些問題視為是缺少“民主化”造成的,一些人總是把中國社會問題和“民主化”的概念聯繫起來。前幾年,一談到中國問題,就想到了顔色革命;而去年則把同類問題和阿拉伯國家的“革命”聯繫起來。

  諸如此類的思維很難對中國社會問題進行理性的認識;這些思維之下的解決方法自然也難以真正解決問題,而往往適得其反,導致問題每況愈下。中國的社會問題既是社會制度的結果,也是經濟制度、行政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結果。也就是說,它們不是單一制度因素所造成的。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社會問題首先是社會力量過小的產物。迄今為止中國社會還沒有發育起來。傳統計劃經濟下不存在真實意義上的社會,因為所有社會空間被國家所擠占,所有社會力量被國家所消化。上世紀80年代改革之初,提出了“小政府、大社會”的改革理念。但那個時候,社會剛剛從計劃經濟分化出來,力量極其微弱,這個改革理想很難實現。改革開放30多年後,中國社會空間和社會力量有了很快的成長,但因為有關方面對之仍然採用控制和壓制的手段,社會沒有被組織起來,面對政治和經濟力量,社會力量還是非常弱小。社會既沒有自我管理能力,更沒有糾正各級政府官員之錯誤的能力。各地多年來也出現了一些抵抗和抵制運動,但並沒有轉化成為當局解決社會問題的政策舉措。不過,這些年的經驗也表明,到最後社會必然會有暴力的出現,因為暴力往往是社會自我保護的最後一根稻草。這是所有國家的共同經驗。

  政治因素更為顯著。例如基層腐敗的現象。日益擴展和深化的腐敗的確令人擔憂。多年來,大家都在指責基層,詛咒地方官員,但很少有人來分析腐敗之原因。其實,基層的腐敗僅僅是中國總體政治環境的一個縮影。簡單地說,它是執政黨“城堡政治”的產物,即執政黨的政治和社會、人民嚴重脫節的惡果。中共有8000多萬黨員,是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組織。如果黨員能夠發揮作用,中國社會還會出現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嗎?儘管中共的力量已經深入到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但顯然和社會沒有建立有機的聯繫。各級黨政組織修築了大大小小的“城堡”,把自己關在城堡裡面。他們需要從社會吸取資源來生存和發展,但往往置社會的發展於不顧。同時,把自己關在“城堡”裡面,社會力量難以參與進來,這必然發生自我腐敗,自我腐爛。“城堡”之內,各方也設立了各種反腐敗的制度和機制,但大多都是“左手規制右手”,毫無成效。只要有“城堡”,“圍城”現象也必然發生。要從社會吸取資源,但不能顧及社會利益,這是一種不可持續的互動模式。也應當看到的是,這次烏坎事件表明,社會也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修築自己的“城堡”,不讓政治力量滲透進來。但不管是何種情形,“城堡”現象必然造成國家和社會、政府和人民之間的嚴重對立,甚至衝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