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12中國經濟或將滯脹並存

http://www.CRNTT.com   2012-02-02 08:33:48  


  中評社北京2月2日訊/2011年12月,月度CPI回落至4.1%,關於通脹是否就此退潮的話題在學界又引起爭論。第一財經日報發表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研究員林采宜文章表示,實現經濟結構轉型是“十二五”規劃的戰略目標,而中國經濟實現戰略性轉型必然伴隨著資源價格市場化。從中長期趨勢看,綠色產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進一步上升,現代服務業在經濟增長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著中國市場的開放程度進一步提高,國內外經濟周期的波動性及物價的相互影響進一步加強。

  文章分析,總體上看,經濟下滑、需求疲軟是2012年全球經濟的普遍趨勢,也是中國經濟的主要憂患。因此,需求拉動型的通脹因素在短期內不太可能出現,但成本推動型的通脹壓力依然存在。

  首先,隨著資源稅改革方案的實施,煤炭、金屬、天然氣、原油等能源價格的上漲將逐步推高原材料和生產成本。根據2011年9月31日發布的國務院605號令,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不僅大幅提高了煤炭、金屬礦產資源及食鹽的徵稅標準,而且天然氣、原油的資源稅將從價徵收,從條例所附的資源稅的稅率表來看,無論從價計征還是從量計征,徵稅的彈性幅度都相當大。尤其是第三條關於納稅人具體適用的稅率,增加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財政部未列舉名稱且未確定具體適用稅率的其他非金屬礦原礦和有色金屬礦原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這樣一來,各地方政府實際上獲得了資源稅稅率的自主制定權,在土地財政日益吃緊的形勢下,資源稅將成為各地區自立規章、酌情收取的一個重要財政來源。

  其次,隨著劉易斯拐點的出現,中國經濟增長的人口紅利已經告罄,人工成本繼續攀升是今後若幹年內不爭的趨勢。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字來看,2011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977元,同比增長17.9%;其中增長最快的是工資性收入,人均達2963元,農民工工資水平上漲了21.9%;而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長14.1%。農村人口尤其是農民工收入增速超過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之比為3.13∶1,自1997年以來首次拐頭下行,城鄉收入的差距呈現縮小的趨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