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財政“負增長”是必經的一道坎

http://www.CRNTT.com   2012-03-31 08:28:56  


  中評社北京3月31日訊/據報道,北京市副市長吉林3月28日在參加“2012年推進城南行動計劃”工作部署會時透露,今年前兩個月,北京市財政收入呈現負增長,到3月20日仍然是負增長0.9%。事實上,前兩個月財政收入出現負增長的不僅是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城市,財政收入都出現了令人吃驚的負增長。

  與此同時,從全國前兩個月的主要經濟數據看,也出現了明顯的減速現象:其一,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月份實現利潤6060億元,同比下降5.2%,比去年12月下降近37%,這是自2009年11月以來,工業企業利潤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二,1-2月份全國財政收入增長11%左右,比去年平均增速24%左右下降了一半;其三,根據公3月份匯豐PMI顯示,初值回落到48.1,不僅低於50分水嶺,更是創下數月新低。

  新京報發表社評表示,工業利潤下滑,製造業低迷,發電量等指標不太樂觀的表現其實都預示著,中國經濟延續去年第四季度的減速態勢基本已成定局。而財政收入的下滑,不過是經濟增速和物價同時進入下滑周期之後的表現之一而已。

  但很顯然,財政收入增速的下降甚至負增長,對於經歷三年之久的擴張周期之後的各地政府而言,無疑都面臨著巨大的融資難題,特別是在房地產市場低迷的情況下。

  比如,對於目前北京財政收入負增長的狀況,副市長吉林認為:“北京不是土地財政,不是靠土地吃飯,但是北京是靠土地搞建設。土地市場發生變化,建設資金就會遇到壓力。”這種說法意味著,儘管土地出讓金並未納入別的地方的地方財政,但事實上,各地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卻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仔細分析,今年全國及一些地方財政收入增速的大幅下滑,除了經濟減速之外,和去年各地基數太高、春節假期影響,以及房地產業收入減少,個人所得稅、營業稅新政帶來政策性減收等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在物價下滑的情況下,直接會導致流轉稅的減少。當然,更主要的,仍然和經濟本身處於減速的周期有很大關係。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