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李步雲:憲政的科學內涵及其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12-04-13 10:11:33  


知名法學家李步雲
  中評社北京4月12日訊/著名法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李步雲日前在此間燕山大講堂做了題為“憲政的科學內涵及其意義”的講演,實錄如下:

  主題:憲政的科學內涵及其意義

  嘉賓:李步雲 (著名法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廣州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學法治與研究中心主任)

  評論人:

  劉作翔(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王磊(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科研部副部長)

  主持人:張千帆(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主辦:北京大學法學院人大與議會研究中心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 北京大學法學社 騰訊評論

  民主是什麼?民主是不是簡簡單單的一人一票,是不是簡簡單單的多數人對少數人的專政?目的看似正確,就可以用強權和暴力的手段去實現麼?要回答這一系列問題,我們首先都要明白什麼是憲政。憲政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創造,是古今中外最適合人類當下發展階段的制度。美國學者路易斯.亨金認為,憲政意指成立的政府要受到憲法的制約,而且只能根據其條款來進行統治,且受制於其限制。中國學者賀衛方認為,憲政大致上是指憲法條文得以在生活的現世中兌現的狀態,但是以更寬泛的意義上說,憲政的要義乃是將一切專橫的權力納入規範軌道的事業。燕山大講堂聯合北大法學院人大與議會研究中心,邀請有著傳奇經歷和深厚學養的“法治三老”之一——李步雲老師為我們解答憲政的科學內涵。以下是講堂實錄:

  要點一【憲政的內涵】憲政的三要素包括“現代稅制、公民財產、政黨制度”,所有這些都可以用民主、法治、人權歸納起來。憲政的實質內容是民主、法治、人權,而形式內容是憲法要有權威,這兩個方面加起來就是憲政。

  要點二【社會主義也要實行憲政】有的學者認為憲政是西方資本主義的制度,但是從馬克思主義最早的觀點來看,人人自由、平等是《共產黨宣言》的一句話,是共產主義的一個論據。社會主義更加要保護人的自由平等,社會主義並不排斥憲政。

  要點三【憲政是法治發展的高級階段】談法治必須要有憲政,沒有憲政,則法治不成立。憲政是法治的應有之義,而且憲政是法治發展的高級階段。高級階段的標誌是形式法治和實質法治的高度結合。現在能夠做到的是形式法治,就是依法辦事;而實質法治就是對法律本身要提出價值要求。這都要靠憲政去實現。

  要點四【實現憲政首先要尊重憲法】尊重憲法,依憲治國是實現憲政的最基本的要求。樹立憲法的權威,憲法權利可以實現司法化救濟,正是實現憲政的第一步。我們需要用制度把憲法賦予的權利落到實處。

憲政的實質內容是民主、法治、人權

  主持人:大家晚上好!歡迎各位來到憲政講壇第7次講座,這個講座繼續由人大與議會中心、北大法學社、騰訊燕山大講堂一起合作。今天很有幸地請來了德高望重的李步雲老師,加上先前請來的江平老師、郭道輝老師,中國的“法治三老”就請全了。

  在三老當中,李老師是最年輕的,但是馬上也要八十了,精神還是非常矍鑠,不僅思維敏捷,而且行動也很敏捷,在多處擔任兼職,現在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廣州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任,同時也湖南大學法治與研究中心主任。李老師和北大很有緣,是北大老校友,從1957年進校以後,在北大學習工作長達十年,後來才去了社科院工作。今天很高興李老師能“回家看看”。 

  在改革開放以後,李老師一直非常活躍。1978年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一文,是改革開放時第一篇具有重大影響的法學文章。1979年發表了依法治國以及關於人權方面的兩篇論文,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可以說是我國最早論述法治的一位富有影響的法學家。1980年到1981年,他去中央書記處工作,當時正好起草82憲法,他親歷了82憲法制定的整個過程。縱觀李老師的治學經歷,可以用著述等身四個字來概括:他獨著、合著、編著有30本著作,在《中國法學》、《中國社會科學》和《法學研究》三大期刊上發表了30篇論文,成就輝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上也發表了多篇論文,對中國的法治進程了產生了重大影響。今天非常有幸請他來講憲政問題,因為今年也是82憲法頒布30周年。雖然憲法頒布了30周年,但憲政的實際狀況卻並不令人樂觀,因而非常希望聽到一位82憲法親歷者對它的看法。

  同時,今天參加我們講座的還有兩位評議人:一位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劉作翔教授,他是李老師的高足。名師出高徒啊,劉老師對李老師的學術思想把握非常精准,在法學理論和憲法學上的成果也很多,在法學界產生了廣泛影響。另一位是北大自己的王磊教授,也是我的同行。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曾經以專著的方式提出“憲法司法化”的概念,可惜這個概念近幾年不讓提了。我認為這個提法本身是否合理、中國憲法是否需要“司法化”等問題可以商榷,但言論應該自由,不讓說話總是不對的。

  下面就讓我們用掌聲有請李步雲老師做“憲政的科學內涵及其意義”的報告(掌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