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日關係何去何從

http://www.CRNTT.com   2013-03-15 11:59:47  


 
  一個是看看中國和印度邊界爭端,中印邊界東段涉及到9萬平方公裡,中國叫藏南地區;印度實際控制,叫阿魯納恰爾邦。這塊地方有9萬平方公裡(相當於1.5萬個釣魚島大),正好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邊,因此從印度洋吹來的海風被喜馬拉雅山擋住了,結果藏南地區受惠。藏南地區風調雨順,是全世界降雨量最多的地方,相當於中國江蘇省那麼大。按說這麼一個寶地,資源又這麼豐富,1959年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中國解放軍把藏南地區拿下來。後來根據毛澤東命令把藏南地區退還給印度。至今我國政府堅持藏南地區是中國領土,堅決反駁印度稱藏南地區歸屬印度的說法。1.5萬倍於釣魚島,領土問題寸土必爭,應當堅決爭。可去年9月國防部長梁光烈率軍事代表團訪問印度時,國內報紙採訪他,登出的結果是邊界爭端問題不是會談重點。而訪問時恰好是中國85個城市反日遊行最激烈時(去年9月)。大家會覺得奇怪:為什麼這麼大的領土就不是重點?梁部長在印度訪問完後,兩國決定加強軍事交流。這是第一。

  第二是越南,越南占據了南海28個釣魚島。越南在28個島嶼裡開採石油,這就不是一個釣魚島可能性的問題,而是越南真的在那兒開採石油,結果越南從一個貧油國家變成一個富油國(4000萬噸/年),采出油後居然還賣給中國,中國也買。越南在他占據的28個島嶼裡,逮捕、毆打中國漁民,也抗議中國設立三沙市。去年9月胡錦濤率領中國代表團在俄羅斯出席APEC會議,會見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那時也是反日遊行最高潮,胡主席對張晉創說“由於南海島嶼爭端,中越兩國關係遇到了一些困難,但要保持克制,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堅持協商,中國非常珍惜與越南的友誼,要本著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的精神鞏固中越友好合作。”

  第三,馬來西亞在中國占據了9個島。這9個島是南海島嶼上資源最豐富的,按道理說應寸土必爭。溫家寶總理去年11月在柬埔寨首都參加會議時,會見了馬來西亞總理,溫總理說“中馬友誼發展很好,兩國要繼續合作,而且兩國的友誼和合作走在中國和東盟友誼友好的合作最前列。”溫總理沒有提兩國領土島嶼權力的爭端。 

  第四,中國和韓國也有領土爭端,面積很小,叫蘇岩礁(東海邊),事實上被韓國控制著。2003年韓國在蘇岩礁上建立了海洋科學研究平台,派艦艇巡邏。因蘇岩礁的爭執沒有造成兩國關係劇烈顛簸。還有與菲律賓之間,也有爭端不斷。

“中國和日本都想爭奪亞洲領導權、主導權、話語權、影響力” 

  我們在領土爭端、海洋權益、島嶼歸屬方面和很多周邊國家發生問題,而且所爭執的領土和島嶼面積都比中日之間的爭執大很多,但惟有釣魚島爭端最為尖銳?於是人們會問:這是為什麼?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書,法國的克勞德?邁耶所寫《誰是亞洲領袖:中國還是日本?》。他提出幾個觀點:一是中日兩國進入了強強型國家關係,這種關係在兩國的歷史上是沒有的;二是中國和日本都想在亞爭奪領導權、主導權、話語權、影響力,兩個國家都有這種抱負和雄心。克勞德?邁耶說日本的科技研發能力、工業製造能力、創新能力包括人均GDP都非常高,長期以來是亞洲經濟發展的領頭雁;中國是這些年來迅速崛起的國家,並且開始超越日本,中國雄心當然也很大。兩個國家在東亞部分有一山二虎的樣子,這兩個國家就會發生碰撞。一山二虎爭奪影響力的鬥爭形成不穩定,何況兩個國家來還有歷史問題。

  我覺得還有一條,即兩個國家意識形態、價值觀念也有差異。這增強了中日兩國矛盾的烈度。邁耶先生說“中日兩國過去衝突的歷史以及民族認同感的對立是表面現象,真正問題在於兩國為爭奪亞洲領導權出現了對抗”,並且分析當前中日兩國都出現了民族主義。我認為中國的民族主義產生的原因一個是中國曾長期遭受列強欺負,有一種被害者心理;第二是中國近些年來的發展,經濟取得很大成功,國民有一種自豪感。也就是說是由於長期的被害者心理加上近些年來經濟成功的自豪感複合而成的一種民族主義,這種民族主義大家在生活中都感到了。日本的民族主義是其經濟走向發展停滯過程,處於現實博弈中開始弱小的憂慮,因而產生了一種民族主義。民族主義在中國是一個大國崛起,在日本是要求正常化。在中國的民族主義常常是對著日本來的,這有歷史原因。日本的民族主義者,少數人(比如石原慎太郎)想遏制中國影響力的繼續擴大。這樣兩國的民族主義就產生了一種對抗的傾向,令人非常憂慮。特別是去年反日遊行,中國85個城市先後進行。反日遊行規模之大是中國過去幾十年歷史上所沒有的。這自然表達了中國人捍衛領土的決心,但其中有少數人打砸搶燒,不少犯罪行為,在長沙、青島進行。日本電視台反覆播放中國人打砸搶燒的畫面。如此,給日本國民造成很大困擾:怎麼會是這樣?當然中國也有理性聲音,知識界很多人在微博上發表言論,要求制止住這種在遊行過程中的犯罪行為,懲辦罪犯。但日本的民族主義者就把這些情況加以利用,在其國內煽動民族主義。

  我說一下中日兩國關係。中國跟日本交往,正式有文字記載是公元57年東漢開始的,更早的傳說徐福東渡就不說了。兩千年時間,從漢到清,大體上是中國強、日本弱,所以有日本的遣唐史。到1868年日本發動明治維新西化,明治維新後日本轉強,1895年甲午戰爭擊敗了中國海軍,後來發動侵略戰爭,到現在一百多年。這一百多年都是日本強、中國弱。二戰中日本被擊敗,一些日本人認為不是輸給中國,而是輸給美國,仍舊看不起中國人。日本幾代人都是在日強中弱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所以腦子裡有這樣的想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