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 
中評論壇:台灣統派民意基礎與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14-12-14 00:26:31  


 
  接下來,隨著時間變化,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右統與獨台也只在一線間,最大的催動要素就是反共情結。影響今天台灣多數人抗拒“統一”的主要力量,一個是去中國化教育,一個就是反共情結。去中國化教育將近20年,反共情結則更久了,從老蔣時代到現在。所以右統的人,久了以後覺得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無望,有的繼續堅持追求中國統一,創造新的論述,比如像許歷農將軍、郁慕明主席;有的則時而像右統、時而講話又好像獨台,在那邊搖搖擺擺,稍有不慎就變成獨台甚至“台獨”,這當中包括一個人就是馬英九。

  我們可以再套入從1992年以來,大家在做兩岸定位時的幾個名詞來理解。最早大陸講“一中原則”、台灣講“一中各表”,這都還比較屬於一中這一塊。再往下就出現“一中兩府”,兩府開始凸顯台灣的政治性,台灣的“國家”成分提高一點。再往下,就進入到“兩國論”。這就如同循環一樣,1992年一中各表完了之後,李登輝提“一國兩府”;“一國兩府”完了之後,逐漸升高變成“兩國論”;“兩國論”再升高,就變成“一邊一國”。

  現在看到的,馬英九好像也正走入歷史的循環,所以他也從一中各表,到“一國兩區”,之後看有沒有“一中兩國”,再看看有沒有“大屋頂理論”,大屋頂走下去沒有剎車,就會變成“兩國論”。這就是右統與獨台之間不斷在晃。

    統派要做先鋒隊 要提出統一論述

  現在願意把統一作為目標的統派,最重要的就是提出大論述,統派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扮演什麼角色,提供大方向,成為最早提出來的那個人。因為現今大環境下,國民黨提不統、不獨、不武;民進黨講“台獨”黨綱,要廢不廢。所以,國民黨、民進黨兩黨都是不動的反動派,統派要做先鋒隊,要動就要提出論述。

  這個論述是什麼?理論上來講,兩岸要進一步談的話,應該要討論到兩岸如何做政治定位的安排,這是比較實際的,可是因為台灣的大環境被選舉搞到爛掉,所有的當政者談到一國兩府就停了,要再談兩岸如何真正的結束政治之間的對立,如何簽和平協議,他們不敢碰。所以必須由統派來做這個事。可是統派要做這個事,要有輿論的基礎、要有大空氣,否則突然談這個也沒有人理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