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王緝思:中國大戰略求索

http://www.CRNTT.com   2011-03-02 09:46:19  


 
  大戰略通常需要界定地緣戰略重點,而亞洲便是中國的地緣戰略重點。過去通往中亞和南亞的交通條件並不完善時,中國的發展戰略和經濟利益偏向於東部沿海和環太平洋地區。當前,雖然東亞仍非常重要,但中國應對西部給予更多的戰略關注。十多年來,中央政府已經在西藏、新疆等諸多西部省區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國目前正在更加積極地倡導和參與在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亞地區以及裡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新項目,並通過這些地區直達歐洲。這種“向西看”的戰略將重塑中國的地緣戰略構想和歐亞大陸版圖。

  當然,與其他大國之間的關系仍然是中國維護自身核心利益的關鍵。雖然中國與相關國家之間的經濟相互依存度之高前所未見,但中美、中日之間仍缺乏戰略互信。中日美三邊關系必須是穩定的和建設性的,因而有必要展開三邊戰略對話。此外,中國需投入大量資源,以在世界舞台上樹立更加良好的形象。一個實現善治的中國將會成為一個可親的中國。更加重要的是,中國會逐漸認識到,軟實力絕不是人為生造的,那種影響力更多源自於社會而非政府。

  要想更好地制定和實施中國的大戰略,有兩項艱困任務擺在中國面前。第一,促進中國政府不同部門之間的政策協調。如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幾乎所有機構都在不同程度上參與對外事務,顯然他們不可能以同一種方式看待中國的國家利益,也不可能發出同一種聲音。這種情況常常使國外人士和中國公衆陷入疑惑。

  第二個挑戰是,在國內價值體系迅速變化之際,需要對中國政治精英和普通公衆的不同立場和觀點加以疏導。一般的期待是,將公衆對政府政策的支持調動起來,可以在鞏固政權國內聲望的同時增強在外交上討價還價的能力。但如果政策未能在短時間內奏效,過度的民族主義就會引發公衆的挫敗感,給政府帶來更大壓力,從而不僅破壞中國自己的政治秩序,也損及其對外關系。即便在對外事務上允許有多種不同聲音,中央領導層也應更加明確有力地將自己的觀點傳播給公衆。中央的觀點與媒體和網絡上那些聳人聽聞的言論相比,一直都是謙虛謹慎的。

  沒有任何一個大國的利益能夠與國際社會的利益完全吻合,中國也不例外。中國擁有世界上大約五分之一的人口,它更像是一個大陸而非一個國家。雖然為中國設計一套大戰略是如此之複雜,但這一努力應符合中國的國內關切,並在總體上對國際社會有利。如果中國能夠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物品,與其他國家更多地共享價值觀,中國的國家利益也將得以更好的維護。

  其他國家對中國成為一個全球性力量會作出何種反應,將對中國的內部發展和對外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如果國際社會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國在維持自己生存和實現現代化方面的雄心壯志、憂慮和困難,那麼中國民衆將自問:為何自己的國家要被基本上由西方所確立的各種規則所束縛?中國理應被期待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但國際社會也應該承擔起責任,幫助世界上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自立於不敗之地。

 來源:東方網(本文英文版原載於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2011年3/4月期,中文版由作者授權於東方早報首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