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蘇貞昌是否及何時會調整兩岸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2-08-09 09:07:29  


 
  五、仍應不放棄做對民進黨人的工作

  儘管我們不能對民進黨的骨幹人物尤其是其中的“台獨”基本教義派寄以奢望,但仍不能輕易放棄做對民進黨人的工作。身兼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的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最近在“海峽論壇”上說,“即使是那些曾經主張、追隨和從事‘台獨’的人,我們也鼓勵和歡迎他們回到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上來。”並沒有要求民進黨人“放棄台獨立場”,這應是北京對台政策尤其是對民進黨政策的一次重大調整,更為務實地落實“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政策,將其工作重點由泛藍群眾轉移到投票支持民進黨候選人的那部份人民,以至是民進黨高層人士的身上。這與蘇貞昌接受《遠見》專訪時所說的“如果沒有預設任何前提,我用黨主席的身分去看看”,有著某種程度的契合。尤其是在民進黨有機會在二零一六年再次執政的前景之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的法寶決不能丟。

  當然,也得接受當年台灣方面頒布《“國統會”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及將“九二共識”詮釋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之時,仍是以敵對至少是懷疑心理,對其進行批判或否認,而後來卻專為肯定的教訓,對蘇貞昌的某些帶有“隱性台獨”意識的言論,給予“一分為二”的分析,是否是在面對“台獨”基本教義派時的權宜語言,或是選舉語言。

  實際上,現時獲蘇貞昌安排的民進黨中央黨部的主管人選,也多是實務派,尤其是“蘇系”和“新系”,並非明顯的“台獨”基本教旨主義者,甚至有曾著書強烈批評陳水扁掌政時惡化兩岸關係及破壞台美關係的學者。

  就此而言,北京對民進黨人的政策,不妨比國民黨更為寬鬆些,就像對待其實嚴格而言仍有歧義的“九二共識”予以模糊化那樣,對蘇貞昌極有可能會在“七合一”選舉後,民進黨二零一五年五月黨內“總統”初選之前,提出“不設前提”訪問大陸的要求,根據賈慶林的談話精神予以寬鬆處理。這樣,是有利於爭取部分民進黨人的;而倘使蘇貞昌在“二零一六”一役獲勝,因他曾有大陸之行,相信其在處理兩岸事務時將能較為謹慎。而且,也可防止某些人在蘇貞昌提出“登陸”申請時遭到拒絕時,將“一哩路”的責任推到北京的頭上,就像陳水扁上台初期,曾經數次放言要與大陸接觸,但卻回以“觀其行,聽其言”,導致陳水扁最終放棄,因而至今仍有部分台灣民眾認為陳水扁後來的惡變,北京也應負上某些責任那樣。

  (作者:永逸 本文是作者在“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上發表的論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