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分析|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東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設為首頁】【】【中評郵箱

從美國看連宋登陸及中美台三角關係發展
  台灣在野黨領袖、國民黨主席連戰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相繼訪問大陸,兩黨和中共建立起正式交往。現在還不能肯定民進黨執政期間兩岸“平等談判”是否有可能恢復,至少台海兩岸關係出現緩和、回到“不獨不統”的相對穩定狀況;在反對黨信譽升高的同時,陳水扁政權漸進式“台獨”進程受挫……
台灣問題與中國的前途和命運
  編者按:本文揭示的“中國為大、台灣為小”的觀點、以融合思維構思兩岸統一進程的“共同締造論”以及對解決台灣問題要有信心、耐心及決心等觀點,對所有關心兩岸關係及中國前途與命運的讀者均有重要啟迪,敬希垂注。……
中國新領導核心對台政策的調整與新意
  北京對台政策最突出的特點是原則性和持續性,決策者當然會根據國際形勢、台灣島內政局和兩岸關係格局的演變做出相應的政策調整,但調整的部分往往比較微小和隱晦,外界難以覺察。然而在胡錦濤主持對台工作後的兩年間,對台政策調整力度之大、步調之快、反應之迅捷靈活,都與以往迥然不同。筆者以為有四個方面的變化最值得注意。……
溫家寶訪印:拓展中印合作新階段
  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在一九八八年,作為中斷了三十四年後第一位印度首腦訪問中國,使中印兩個幾十年來關係上的裂痕消失。中國最高領袖、改革開放之父鄧小平對拉吉夫說:「近幾年有一種議論,說下個世紀是亞洲太平洋世紀,好像這樣的世紀就要到來。……
印中關係新範式:從「安全困境」轉向戰略伙伴
  眾所週知,印度和中國從一九八零年代開始穩步地改善了關係,惟一的例外是一九九八年五月印度核爆的短暫後遺症。不過,國際評論界很少有人看到兩國之問戰略合作的潛力。過去兩國政府經常發表「指點天下」的聲明,並且倡言建構多極世界秩序,關於週邊形勢發展卻很少實質上的共識。……
中印戰略合作:理性的選擇
  近年來,中國和印度分別與一些大國或國家集團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構築這種關係的主要目的是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與發展的良好環境,加強大國之間的對話與合作,為自身的發展營造更為廣闊的戰略空間。一九九六年江澤民主席訪問印度時,兩國建立了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建設性的合作夥伴關係。……
從文明對話高度發展中印關係
  中國總理溫家寶四月訪問印度,會是二零零三年六月印度前總理瓦傑帕伊A.B. Vajpayee訪華與溫家寶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共和國關係原則和全面合作的宣言》以後的又一次高潮。中印兩國關係會像兩國的經濟發展一樣,不斷上昇,這是毫無疑問的。……
「三農」話語與構建農村和諧社會
  從社會流行語可以知曉,有兩個時期,社會特別關注「三農」:一是改革開放後的前七年即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五年,如包產到戶、家庭承包責任制、一號文件、萬元戶、鄉鎮企業、撤社(人民公社)建鄉(鄉鎮政府)等成為社會甚為流行的話語,在各種媒體出現頻率很高;……
「人文經濟」:中國發展新道路
  作者探討了「人文經濟」的定義、本質、發展人文經濟的目的及意義,提出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新思維、新路徑;而「人文經濟」將是既符合當前和未來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需要,又順應世界潮流的最佳戰略選擇。……
協調發展:與時俱進的“硬道理”
  鄧小平在他著名的南方談話中強調:發展是硬道理。今天我們需要在這句話的基礎上加上「協調」一詞以進一步強調:協調發展也是硬道理。這樣強調並不是說,鄧小平當初沒有關注協調發展。實際上,在南巡談話中,協調被幾次提到。概括地說,鄧小平的協調思想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鄧小平是注重協調發展的。他不僅強調紮紮實實、講求效益、穩步協調地發展,而且還從長遠的戰略觀點謀劃協調發展。……
鐘擺模式:中日關係的現狀與未來
  作者指出,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至今,中日關係整體上處於曲折多變的狀態,而且這種曲折多變的狀態正逐漸趨向常態。鑒於影響中日關係發展因素的延續性、長期性,「鐘擺模式」將是未來中日關係的主要模式。...
中日關係的政經互動趨勢
  作者認為,所謂中日關係「政冷經熱」的表述與現實不符。他指出,日本政府如不以實際行動改善對華關係,中日經貿關係也必然會受影響。近年來由於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一再參拜靖國神社,使兩國領導人三年來未實現互訪,中日政治關係顯得有些冷,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兩國經貿的健康發展,特別是某些大型經貿合作項目的進行。……
「厭華」情緒與中日關係
  二○○四年十二月十八日,日本內閣府公佈的二○○四年度「外交民意測驗」結果顯示,日本國民中對中國抱有「親近感」的僅有百分之三十七點六,比二○○三年下降十點三個百分點,成為一九七八年以來同樣內容統計的歷史最低點。與此數字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對華感到「不親近」的卻高達百分之五十八點二,比二○○三年上昇十點二個百分點,……
處於兩個危機間隙期的台海形勢
  當前台灣海峽正處在兩個危機之間的一個間隙期。第一個危機發生在2003年秋至2004年春是由陳水扁在「大選」競選期間大力推動「公投制憲」引起的。2003年10月至11月間陳水扁正式提出了「公投制憲」的時間表。即在2004年結合「大選」搞第一次「公投」,2006年通過「公投制憲」,2008年「實施新憲法」。……
台灣問題與中國的戰略機遇期
  2004年“3.20”陳水扁實現“連任”後,海峽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形勢十分嚴峻。人們在密切關注台海局勢的同時,也在高度關注台灣問題對中國戰略機遇期的影響。廿一世紀頭二十年是中國面臨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而2008年將舉辦北京奧運會,2010年將舉辦上海世博會,在這一期間台灣問題將如何發展變化、台灣問題將如何影響中國的戰略機遇期,……
不斷變化的中、美、台三角關係
  作者指出,解決台灣問題,必須從兩岸錯綜複雜的關係中去尋找最佳途徑,因此分析研究中、美、台三角關係是十分必要的。...
   共476條﹐第24/24頁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跳轉至第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