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分析|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東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設為首頁】【】【中評郵箱

胡布峰會展望:深化相互依賴 促進戰略理解
  應美國總統布什的邀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於今年四月赴美訪問。首腦外交歷來被看成雙邊關係走向密切與成熟的風向標。這次訪問發生在中美持續戰略對話的大背景之下,引發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面對中美關係的重大變化,中美雙方均有意加強交流,尋求彼此核心利益的契合點,推動雙邊關係和國際局勢的穩定。……
熊玠:蛻變中的中美關係
  自二OO五年九月布什總統與胡錦濤主席在紐約趁參加聯合國大會之便單獨密談後,中美關係之間發生了兩項不太為人注意的重要改變。第一,台灣問題,已由以往中方堅持是中國內政、美國不應插手的範疇,變成中美之間的共同課題(亦即美國如不願被台灣拖下水與中國大陸打一仗的話,就應當有約束台灣不走台獨邪路的責任)。第二,美國對中國崛起的看法,從以往的“中國威脅論”正式轉移至認為中國可以在國際事務上扮演一個“負起責任”的角色。知道了這兩點,我們對蛻變中的…
譚中:胡錦濤訪美 尋求了解開創合作新局
  當前中國外交政策要「知己知彼」,最重要的是「知中知美」。我想用現代學術研究的概念來闡述:「discourse」就是針對一個課題進行多方面的研究從而確定行動的指南,形成到達目的地的運行軌道。中國如何發展、如何處理好與世界各國的關係等,有自己的「discourse」;美國也有同樣的「discourse」。我們要能做到「知中知美」就要認清中國自己的「discourse」;同時要深刻了解美國的「discourse」,要根據對後者的深刻了解…
孫哲:胡錦濤訪美後的中美關係與台灣問題
  一個偉大民族的崛起,必須經受“鐵與血”的洗禮。台海兩岸的分裂,一方面是二十世紀留給中國人的不幸政治遺產;另一方面, 各種危機的不斷爆發以及兩岸關係的複雜發展, 也對中國大陸內政外交提出了新的挑戰。中國在提出“和平崛起”口號的同時,必須內修政治文明,外舉國家形象。陳水扁提出的“廢統”後, 台灣執政當局下一步會做什麼?胡錦濤訪美又如何贏得“台灣問題操之在我”的主動權?中美雙方在塑造“利益相關者”合作關係的同時是否有可能“聯手制台”,阻…
郭震遠:趨於成熟的中美關係
  過去的一年,中美關係又經歷了一次起伏,而且是二○○一年的重大起伏以來的又明顯起伏。七月份之前,「中國威脅論」,包括「軍事威脅論」和「經濟威脅論」在美國再度泛起,而且二月的「美日安全磋商委員會」的聯合聲明、六月拉姆斯菲爾德在新加坡的講演、七月發表的《二○○五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力量報告》等;都明顯地表現出對中國不友好,中美關係似乎陷於緊張;但是,七月份之後中美關係又出現了少見的改善和發展的勢頭:布什和胡錦濤在紐約和北京兩度會晤,布什…
知識產權:中美下一個交鋒領域
  紡織品設限甚囂塵上,人民幣升值興風作浪,貿易逆差大做文章……大洋彼岸的美國向中國發出的明槍暗箭讓人再次領教到了這個頭號經濟強人的霸氣與詭譎。而知識產權的摩擦與爭鬥,則是中美之間可能隨時引爆的又一重磅炸彈。……
外貿摩擦:原因及對策
  近十年來,中國不僅連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數量最多的國家,一些國家還越來越多地利用技術壁壘、環境壁壘、知識產權壁壘等非關稅貿易壁壘對中國商品出口設限。根據世貿組織統計,一九九五至二○○四年間,中國始終是全世界遙遙領先的反傾銷頭號目標國。據商務部統計,一九七九年至二○○四年五月底,已有卅四個國家和地區發起了637起涉及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及特保調查;其中反傾銷調查573起,反補貼兩起,保障措施調查五十一起,特保調…
紡織品貿易摩擦與中國外貿發展戰略
  全球紡織品貿易一體化剛剛開始,歐美等國就相繼啟動了特保條款,給「後過渡期」的中國外貿又一次敲起了警鐘。傳統的「努力擴大出口」的外貿發展方式,一方面使中國外貿出口連續二十多年保持比GDP增幅高出一倍的速度增長,但另一方面也導致國際貿易摩擦日益加劇。當前,國民經濟外向度越來越高,外需波動已成為經濟運行中最大的風險。……
「聚焦十一五」:重化工業時代的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目標
  「環境就是生活質量」,甚至「環境就是生產力」,但與這種世界領先水平的認識不相配的是,以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和「和諧社會」為目標的中國的環境大勢不僅不領先,甚至「前途叵測」──迄今為止,事實總在顛覆各種「計劃」、「規劃」。……
「聚焦十一五」:中國社會發展進入歷史新階段
  改革開放前,中國並沒有在國民經濟發展計劃中明確社會發展的地位,直到「六五」計劃開始,明確提出了社會發展的概念,社會發展開始成為五年計劃的一個方面;五年計劃也由此改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社會發展問題開始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注意。……
「聚焦十一五」:中國經濟向消費拉動型轉變
  經過「十五」規劃四年多的努力奮鬥,中國經濟增長已經穩定地進入新一輪上升期,預計「十五」期間GDP年均增速將超過「九五」時期百分之八點三的水平,二○○五年人均GDP將超過一千三百美元。預計「十一五」期間經濟年均增長速度將保持在百分之八左右。……
構建兩岸共同市場的條件與路徑
  在國親兩主席連宋先後訪問大陸時,不僅提出恢復兩岸協商後優先討論兩岸共同市場的問題,而且在促進兩岸經貿實質性交流方面提出許多可操作性措施,兩岸經貿關係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從長計議,很有必要討論建兩岸共同市場的條件、內容、路徑。……
中華自貿區:加速西岸四地經濟一體化
  台港澳在經濟轉型和發展中面臨哪些挑戰?為何必須加速與大陸整合?為何說兩岸四地應加速中華自貿區的建設?中華自貿區如何分階段實現?中華自貿區實現的可行性如何?……
兩岸共同市場的理念與實踐
  2005年4月底,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赴中國大陸訪問,他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先生會見達成的幾項共識中,最引起關注的是雙方同意“促進恢復兩岸協商後優先討論兩岸共同市場問題”。……
「兩岸共同市場」的挑戰與可操作策略
  就兩岸經貿往來之需要而言,由於目前兩岸仍然缺乏參與全球貿易談判之合作機制,以及「全面性」地處理兩岸經貿衍生問題的共同規則,對於未來兩岸經貿發展與互信關係之建立,極為不利。因此,有必要務實地思考兩岸建立共同市場或經貿合作機制對兩岸經貿的意義、挑戰與可操作之策略。……
循環經濟:中國經濟發展必由之路
  循環經濟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同時又是一種新的有效的污染治理方式。發展循環經濟,應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為主線,以提高資源生產率和降低廢棄物排放為目標,以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加快立法進程,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大力推進、市場有效驅動、公眾自覺參與的發展機制,全面規劃、分層次分階段推進。……
建設節約型社會:中國穿越「資源高山」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宏觀經濟運行中資源約束矛盾日漸突出,是像發達國家一樣攀登「資源高山」,走「資源-產品-污染、治理」的老路,還是另辟蹊徑,從半山腰的「隧道」穿過去,其關鍵就是能否解決好資源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控制資源消耗,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兩岸關係出現難得的契機
  今春以來,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各方的努力下,多年來持續緊張的兩岸關係出現了明顯的緩和氣氛,2月的春節包機直航、3月的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登陸探路,4月底5月初,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與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分別舉行高層會談,將兩岸政黨的交流與互動推向一個高潮,並在島內形成一股“大陸熱”,兩岸關係出現了有望進一步改善、甚至突破僵局的難得契機。……
連宋大陸行之後的兩岸新局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三月下旬率團訪問大陸,與中共達成「十項共識」,遭致陳水扁當局痛批並發出「罪責化」因應,以嚇阻連戰、宋楚瑜兩位黨主席先後登陸。後因諸項考量,扁改變態度願支持連宋訪陸「投石問路」,惟卻一面祝福、一面嗆聲,否認「九二共識」。在美方高度期盼北京與連宋會晤後,亦能順勢促成兩岸執政當局之接觸與對話,關鍵卻在於扁當局能否認可「連胡會」與「宋胡會」之諸項共識,……
應以新思維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
  自今年開春以來迄今,兩岸關係歷經起起伏伏可謂前所未見。首先有孫亞夫副主任與李亞飛秘書長來台弔唁辜振甫董事長;繼之以春節包機開啟兩岸闊別56年來首次民航機「雙向、對飛、不中停」;再則,因為《反分裂國家法》的通過促使兩岸關係陷入低迷。然而,伴隨著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率團訪問中國大陸,促使了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先生,相繼到大陸進行「和平之旅」與「搭橋之旅」,……
   共476條﹐第23/24頁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跳轉至第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