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吳思再談“潛規則”:肆虐程度與制度有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9 00:05:50  


 
  時代周報:在潛規則和血酬定律之外,你還創造了許多新詞?
 
  吳思:我也沒細數過,有幾十個吧。比較大的詞是“官家主義”。
 
  官家主義很像一個上市公司的結構。封建主義更像是商會的結構:一堆小老板,推舉一個大家服氣的老板當會長,但是這個會長只有自己的公司,不能把別人的公司變成自己的公司。就像英國國王一樣,有他自己的一個地盤,其他的貴族有貴族的地盤,你要征人家的稅,要征得人家的同意,不同意可能引發戰爭。
 
  古時候,中國不像商會制度,更像上市公司制度,打天下坐江山的那些人當股東,封王封侯,每年按股分紅。董事長杯酒釋兵權,不讓這些股東干涉公司事務,公司的事單請一批人來打理,封建貴族退居二線,這時候就不能叫封建主義了。如果封建貴族在一線,當著小老板,那叫封建主義。到了郡縣制,當家作主的,主義的,已經是官家集團,所以叫官家主義。
 
  “官家”在古漢語裡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指的是皇帝,《水滸》裡的趙官家說的就是皇帝。第二層意思是衙門,路是官家的,叫官道,樹是官家的,叫官樹。公家和官家是同義詞。第三層意思是,官家是對官員個人的尊稱。古漢語裡官家就是指皇帝、衙門、個人。這三者在中國古代都可以“主義”:主,當家作主,立法定規;義,就是那套規則,正義的那些觀念由他們來規定。皇帝去主義,立法定規,就是王法。衙門立法定規就是部門法規,地方法規。官員個人立法定規,大體就是潛規則。這麼一個結構就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管用的那套規則體系:王法管用;地方法規、部門法規、各項土政策管用;官員個人的潛規則也管用。這三個主體之間還互相爭奪地盤。所以我就把秦漢以來的中國古代社會稱為官家主義社會。
 
  時代周報:潛規則、血酬定律,適用於中國以外嗎?
 
  吳思:我沒認真研究過,但有時候看俄羅斯的歷史,看赫爾岑寫的《往事與隨想》,一八幾幾年的那些事,感覺俄國也是遍地潛規則,甚至比中國的明清還要野蠻,還要赤裸裸。看1789年之前的法國史,法國的貪官污吏怎麼敲詐勒索,到處攔路收費,看起來跟中國的明清也差不多。可能這不是民族的差距,而是制度的特征。法國是官僚帝國,俄羅斯也是官僚帝國,中國是一個比它們都要成熟得多的官僚帝國。可能在官僚帝國,或者官家主義的體制之下,潛規則都是常見的,都是官員作為代理人為自己謀利的那套規則體系。要是看美國當代電影,涉及到軍隊系統、政府系統,也有潛規則。但是,以100分為標準,中國的潛規則能管70分的作用,人家那裡的潛規則似乎範圍小得多,烈度也低得多,可能只管七八分的作用。這只是粗淺的感覺,我沒做過這方面的調查。
 
  取消農業稅是中國之大變
 
  時代周報:我前一陣子採訪香港學者周保鬆,他認為中國這30年來,才是所謂的“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如果從歷史長河來講,你認為這30年的變化,算不算天翻地覆的變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