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毛澤東與林彪的九次分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30 09:46:04  


 
  第二次:在反“圍剿”戰爭的後期,毛澤東愈來愈受到王明路線的排擠。林彪曾多次批評“左”傾路線的瞎指揮,但後來卻與毛澤東的一貫主張相左,表態支持“短促突擊”。

  1932年10月,在寧都會議上,毛澤東被解除軍權。1933年1月,王明路線統治的臨時中央由上海遷來中央革命根據地,毛澤東越來越被排擠和孤立。在反“羅明路線”和“鄧毛謝古”的鬥爭中,一批追隨毛澤東正確路線的幹部受到“殘酷鬥爭、無情打擊”,也跟著毛澤東倒黴。毛澤東回憶當時的處境時說:“他們把我這個木菩薩扔到糞坑裡,再拿出來,搞得臭得很。”作為一直追隨毛澤東的紅一軍團司令員林彪,沒有受到多大的衝擊,沒有捲入這場政治鬥爭的漩渦中心。他幾乎以全部的精力,埋頭鑽研戰術,指揮戰鬥。

  林彪作為毛澤東培養起來的軍事幹部,在實戰中一直堅持毛澤東的戰法,同“左”傾路線的瞎指揮進行鬥爭。在第五次反“圍剿”戰爭中,從1934年2月5日初,林彪連續6次上書中央軍委,明確反對博古、李德的教條主義,瞎指揮以及陣地戰、堡壘戰和“短促出擊”戰術原則,力主從實際出發,用機動靈活的誘敵深入、運動戰的戰法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以粉碎敵人的第五次“圍剿”。這是難能可貴的。

  不久,“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到紅一軍團作報告,講了一天陣地戰和“短促出擊”,林彪的態度和觀點從此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6月17日,他在<<戰爭與革命>>第4 期上發表<<論短促出擊>>的文章,一改往態,大贊“短促出擊”戰法,說它 “不僅能取得戰術上的勝利,而且能取得戰役上的勝利”。林彪對“短促突擊”作了26條洋洋五千言的發揮,儼然成了這一戰術的專家。

  林彪的這些言論明顯與毛澤東的軍事思想相左,也與他自己的實際經驗和一貫主張相背。當時,許多紅軍將領表示不解。伍修權稱林文是“對左傾教條主義的作戰方針表示擁護”。聶榮臻認為,這是“一個政治上的表態”,即向“左”傾路線代表人物的屈從。毛澤東當時並沒有對林彪進行批評和教育,但在40年代延安整風時,把林彪的<<論短促出擊>>一文收編進<<六大以來>>文件匯編,顯然是作為非正面教材以警示後人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