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毛澤東與林彪的九次分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30 09:46:04  


 
  第九次:黨中央決策抗美援朝時,林彪反對出兵參戰,免得引火燒身。毛澤東則力主出兵援朝,指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1950年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在朝鮮中部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主力被切斷在南朝鮮。10月1日,南朝鮮軍隊越過三八線,美軍也隨之悍然北進,向空虛的北朝鮮大舉進攻,朝鮮戰爭形勢急轉直下。

  在危急關頭,朝鮮政府首相、人民軍最高司令長官金日成向蘇聯和中國請求援助。10月1日,毛澤東收到了金日成派特使送來的求援信:“急盼中國人民解放軍直接出動援助我們作戰。

  毛澤東當即召開書記處緊急會議,討論對策。毛澤東明確表態:這件事要管,不管,美國侵略者更猖狂,無論對朝鮮、對中國、對整個東方,都是不利的。但是,與會者的意見不盡一致。大家主要是擔心在裝備和火力方面我軍與美軍懸殊太大。

  10月2日,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希望大家擺一擺出兵的有利和不利的條件,作出冷靜的決策。當然,毛澤東期望的是與會者能夠支持他出兵的意見。但在會議開始時,幾乎所有領導人都對現在出兵援朝持懷疑或反對態度,尤其是軍隊領導人幾乎一致對同美軍作戰表示沒有報握。林彪的發言及態度,則更便他失望。

  林彪發言的大意是反對出兵。他說:主席讓我們擺擺我們出兵的不利情況,我很贊成。我們剛剛建國不久,百廢待興,國力很弱,沒有能力再打仗。特別是我們沒有同美軍較量過。我還是那個意見,要慎重。我們打蔣介石,用小米加步槍就可以了。國民黨軍隊的武器裝備比我們強得多,但優劣還不那麼懸殊,而美軍就大不一樣了。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強國,軍隊裝備高度現代化。美軍一個師擁有幾百門炮,而我軍的一個師才有幾十門炮,坦克更少了。美國有強大的空軍和海軍,而我們的空軍和海軍才剛剛開始組建。我軍入朝既無空軍掩護,又無海軍支援。我們出兵參戰,仗打起來是沒有界限的,如若貿然出兵,倘若沒有把握把美軍頂住,反而把戰火引到我們東北,那就糟了。我看還是加強東北邊防為好,免得引火燒身。

  10月4日,政治局擴大會議繼續舉行。會議氣氛仍然沉悶而凝重,多數人還是主張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打這一仗。聽了這些,毛澤東講了這樣一句話:“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是別人危急,我們站在旁邊看,不論怎麼說,心裡也難過。”

  此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解放軍副總司令、西北局第一書記彭德懷,從西安緊急應毛澤東之召乘飛機抵京,急赴中南海參加會議。

  在10月5日繼續舉行的會議上,彭德懷發言明確表示擁護毛澤東:“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如果美軍擺在鴨綠江岸和台灣,它要發動侵略戰爭,隨時都可以找到借口。”

  彭德懷的發言和對毛澤東的明確支持,使會議氣氛轉變,很快作出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抗美援朝的決策。

  關於志願軍司令人選的問題,毛澤東和中央常委曾考慮請林彪擔任。因為林彪當時是同級軍事將領中最年輕的,在解放戰爭時期是東北地區的主要領導人,參戰部隊又多是原東北野戰軍即林彪的老部下。大出毛澤東所料的是,林彪稱病拒受此任。他說他每晚失眠,身體虛弱多病,怕風、怕光、怕聲音,難以勝任。林彪上述病症確實存在,但其深層次原因則是他反對出兵。在此情況正下,毛澤東才把帥印授予彭德懷,由彭德懷擔任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

  10月13日深夜,毛澤東發電給正在莫斯科同斯大林會商的周恩來,說在蘇聯不願出動空軍掩護我志願軍的條件下,“我軍還是出動到朝鮮為有利”。“對中國、對朝鮮、對東方、對世界都極為有利”,“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據說斯大林得知此電後,感動得落下了眼淚。(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