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少女毀容案別讓標簽製造“社會傷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7 11:35:19  


  在事發之後幾個月才被曝出來的“少女毀容案”,短時間內引起極高的社會關注。在近日持續的發酵,肇事於現實的突兀和分明的對比交織,一邊是花季女孩被重度燒傷,一邊是作案者頂著“官二代”的頭銜。尤其是後者,在網絡傳播的瞬間便點燃了民意的憤怒。 

  不過,從近日的報道得知,肇事者陶汝坤,年齡17歲,而陶的母親是合肥市規劃局某處長,父親就職於合肥市審計局。科級幹部的父母,是否能力通天,讓陶可以逃脫法律的制裁,目前不得而知。但其惡劣的作案手法,事後處理的過於滯後,以及有“家庭背景”的現實,都使這樣的毀容事件有了更多注腳與想象。 

  因在傳播過程中被打上“官二代”的標簽,這一起青少年犯罪案件,在汹汹民意下成了觸及社會公正、法律正義的“官害案”了。而案件從發生到受害者家屬將案件訴諸媒體間的這些日子,究竟發生了什麼並不被人們所關注。 

  公眾快速貼“標簽”,這縱然是一種噱頭式的傳播技巧,但在喧囂的網絡裡,傳播噱頭怎能輕易讓公眾忽視對事件本身來龍去脈的分析?如此“標簽”,或可造成“不分對錯、只有立場”的群情激奮的局面。公眾也可能會被熱血和憤怒屏蔽了理性的思考。誰能保證在這起少女被毀容案件中,目前見諸網絡與媒體的信息,就是整個事情的完整真相,就是社會與法律對施害與受害者雙方公正評定的事實基礎? 

  這並非為凶手開脫,而是在真相稀缺之下快速貼上的標簽,很容易讓人在認識上出現偏差,但事實或許並不簡單。微博上,當很多人一次又一次點下“轉發”按鈕的時候,誰又在深思“哪些微博該轉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