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質疑韓春雨再證科研體制改革的必要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4 11:53:03


  截至10月11日,包括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魏文勝在內共計13位中國生物學家決定實名發聲,對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發現的NgAgo基因編輯工具提出質疑。這13位生物學家分別來自不同的研究細分領域,但都在NgAgo誕生伊始跟進重複和驗證,無一例外地全軍覆沒。

  就在10月10日,在一篇題為《韓春雨就“重複實驗失敗”答科技日報記者問》的文章裡,韓春雨說,“他們(實驗重複失敗的科學家)要是願意實名出來,我們就讓重複實驗成功的人實名出來。”

  韓春雨話音未落,立即有13位中國生物學家實名站出來做出了回應,這仿佛是將了韓春雨一軍。那麼,韓春雨會不會如他所說,讓重複實驗成功的人實名出來呢?拭目以待。

  實際上,據報道,全球已有數百家實驗室,歷時5個月的時間,沒有一家宣布能重複成功。但在這之前,願意實名出來的人十分罕見,這13位中國科學家不怕得罪人(包括韓春雨,以及發表韓春雨課題組論文的國際頂級期刊),站出來以自己的“失敗”提出質疑,需要勇氣與擔當,確實有捍衛“中國學界名聲”的意味,無論如何,應當為他們點贊。

  有質疑,有實驗失敗,也不意味著韓春雨就必然弄虛作假,任何科學實踐都有反複、有失誤,這與主觀上故意作假作弊有著本質性區別。但是,敢於面對質疑,嚴格遵循學術規範,坦誠分享必要的科學數據與實驗過程,也是正直科學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作態度。

  NgAgo被稱為“諾獎級”成果,其專業與複雜性自然也非同一般,但只要允許學術共同體內存在不同的聲音,葆有去偽存真的機制,就一定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而從科學進步的角度出發,誰都希望韓春雨功成名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