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如何對資產管理進行統一規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08 23:11:45


 
  去年以來局部爆發的一些借款企業違約導致的拒付糾紛如僑興私募債風波,正是一個環節的資管風險由於所謂的綫上到綫下(O2O)的不當設計而放大的結果。而種種明股實債的糾紛更是多次發生,如去年11月底引發關注的新華信托訴湖州港城置業公司破產債權糾紛敗訴案。就宏觀而言,2015年夏“股災”、2016年冬“債災”都與此有關。

  故而,資管業快速發展導致的失衡風險令行業亟待監管體系化,各家監管機構已然推出的措施需要統一整理,已經成為各方的一項共識。

新資管規範意見的主要內容及影響

  盡管有關部委的意見尚未統一,正式的規章內容有待細化明確。但新規總體上和去年中國銀監會對銀行理財產品提出的監管思路、中國證監會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運作“新八條底綫”較為接近,并不算有激進的突破,而是在已有監管基調上的推進。

  其主旨包括引導非標准資產回到發行人的財務報表內、金融機構不得開展表內資管業務、打破市場對產品管理人的剛性兌付預期、降低和限制杠杆率、重申禁止資金池操作、強化資本約束機制和統一計提風險准備金、在穿透原則下統一杠杆要求等。對非標准化銀行信貸資產及其收益權產品的清理,可能首當其衝。一言以蔽之,就是逐步趨嚴。

  近期中國保監會的一系列監管執法措施較為生動地展示了金融監管部門的走向。保險資金在資管業的比重不算大,但近年來,安邦、前海人壽、恒大人壽等幾家保險公司在股票市場不斷獵取藍籌上市公司,引發了高度的矚目。僑興私募債風波中,浙商財險、衆安保險也小小出了個名。

  2016年12月保監會主席項俊波首次提出“保監會姓監”。這并非修辭,而是針對以前保險業部分機構擴張勢力過猛的一次政策強調,即“保險業姓保”。之後的一系列執法行為更是搶了財經新聞的頭條,如本月24日撤銷前海人壽董事長、寶能系控制人姚振華的保險公司任職資格,并且十年禁入。去年9-11月短期炒作相關股票的恒大人壽也隨後受到了相對較輕的限制股票投資的處罰。這雖然對兩家明星保險公司不算是傷筋動骨的打擊,但對市場釋放信號的意味強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