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分析“韓春雨撤稿”應基於常識思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05 23:35:00


資料圖片:韓春雨
  在國內外學者幾番公開質疑其可重複性過去一年後,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關於新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的論文已由《自然-生物技術》撤回。有分析認為,在學術出版領域,受到廣泛質疑的論文在期刊的調查和協調下,往往由論文作者主動向期刊申請撤稿,以減少對論文作者科學信譽的傷害,同時避免更多的科研工作者繼續引用該論文。

  從剛發表時的一鳴驚人,到發表後的屢被質疑,再到一年後的主動撤稿,身為科研者的韓春雨無可奈何地成為輿論焦點。韓春雨在名利雙收時,也收獲了此起彼伏的質疑。為了平複這些質疑,韓春雨選擇了主動撤稿。而這一撤稿舉動,又會引起新的質疑——韓春雨的論文是否真的存在問題?

  分析韓春雨撤稿應基於常識思維,才能讓科研問題交給科研機構去解決,才能讓公共問題在公共領域內理性討論。

  首先,科研真實只能交給科研機構去驗證。韓春雨的實驗到底有沒有問題,其所謂的科技突破真實性到底如何?這首先是個科學問題,是個事實判斷。之前,盡管有衆多科學家和科研機構聲稱其實驗的數據無法複制,這也只能說明其實驗無法複制。至於無法複制的原因是造假還是隱瞞核心數據,抑或是其他不得而知的原因,公衆可以圍觀可以質疑,但不該猜測不該斷言。畢竟,作為事件的旁觀者,普通人缺少基本判斷能力,他們能做的其實是保持輿論韌性,并靜待事實真相的揭露——這離不開科研機構的努力,離不開科學共同體的自我淨化。

  其次,行政話語應該止步於科研的真實性。科研的真實性如何,應該由科研機構認定,應該由科學共同體論證。這是一個常識。但是,很多時候,因為個人的科研與集體的科研工作、與機構的科研政策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所以在科研成果引起轟動時,行政權力通常會適時表現出其身影。這原本不是一個問題,對科研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科研的繁榮,但需要警惕的是,行政話語應該在科研的真實性面前止步,應該充分尊重科研的規律和科研的原則。否則,就可能以行政話語代替科學判斷,不僅扭曲了科研的規律和原則,也容易讓自身處於被動位置。此前,對於韓春雨爭議性成果的大加褒獎就是一個例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