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公共環境中的悲劇,要弄清原因和責任”
http://www.CRNTT.com   2018-06-15 18:44:12


 
  李迪華:出了事就是百分之百。今年四月我路過一個路口,很多自行車停在路邊鎖在護欄上。一個孕婦走過去,背包掛在車把上,她絆了一下。我從後面看到她動作很敏捷,沒摔倒。我打電話給城管,城管推了,我又打電話給市民熱綫,她們態度很好,給聯系了幾個部門。

  所有人都說,這事不大。這個孕婦也說不是第一次,習慣了。我做的事情是防患於未然,難道真的要等一個孕婦摔倒,肚子裡的孩子沒了生命,社會才重視這個問題嗎?

“如果設計者是寬容的,那就完了”

  新京報:你經常用打電話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嗎?有實際作用嗎?

  李迪華:我打了十多年電話了。北大一個食堂改造後,樓梯一段旁邊有個台子高出去一塊,沒裝護欄,我打電話三天就改了,效率很高。

  新京報:演講中你提到會專門訓練學生的“不滿意”,怎麼訓練?

  李迪華:就是讓他們去看,去感受,敢於說出自己的不舒服。過道窄你去走一次,路牌金屬棱角露出來了你從旁邊過一下,看危不危險,不要怕被說“矯情”。學生對我的評價就是,“走到哪裡,不滿意到哪裡。”

  新京報:你們還有租輪椅、嬰兒車、拐杖的體驗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