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公共環境中的悲劇,要弄清原因和責任”
http://www.CRNTT.com   2018-06-15 18:44:12


 
  李迪華:對,這是研究生院每學期都有的課程。我們是健康人,每天有那麼多種躲避災難的方法,但這些人沒有。他們回來的感受就是:原來我們的城市有這麼多細節。這也是我在演講最後連說三次“寸步難行”的切身體會,我覺得每個公民都應該去感受一下。

  新京報:一些業內人士覺得將負面的枝節的東西集中起來很嚇人,你怎麼看?

  李迪華:應該改變的東西不允許別人說,沒有做好的東西不允許別人批評,這是我不能接受的。從業人員的眼裡不能容忍沙子,如果設計者是寬容的、能包容問題的,那就完了。

  新京報:把這個城市空間規劃的問題放在整個國家的發展環境裡,是不是還處在一個比較初期的階段?

  李迪華:我們的城市建設基本從改革開放開始,積累的經驗不過四十年。而這些年裡,城市人口每年以1%的速度在增長,相當於我們每年要對一千多萬人口提供住宅和城市公共設施環境,首先讓人有地方住,有路可走,能做到這點已經是非常輝煌的成就了。

  我們還沒來得及去追求高品質,不能求全責備,但不能只滿足於躲避危險保護好自己不出事,要向往更好的。

  新京報:什麼是更好的?

  李迪華:街上就應該是平的,不應該有坎兒,可以讓我們的孩子非常自由地奔走,是一個對任何人都安全的地方。(來源:新京報 新京報記者:陶若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