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段玉裁的學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3 00:02:50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對語文詞典編纂的貢獻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姚小平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並非一部尋常意義的注釋,其貢獻不僅在於歸納並揭示許慎《說文解字》的義例,更在於發《說文》原書所未發。段注對同義和反義的說明,對本義和引申義的闡述,對泛言和析言的區分,以及判別古今用字,辨析古今意義,通過書證實例求釋字義等,都先行於日後的中國語文詞典。如現代詞典於釋義外還會提供反義字詞,幫助學習者理解並系統掌握詞匯。此法實已見於段注,稱為某字“之反”、“反對”或“對”。例如《說文》:“凶,惡也。”段注:“凶者,吉之反。”

  凡遇字詞理據不詳,沒有判斷的把握,許慎便坦言“闕”。碰到疑難以“闕”作答,似出無奈,但“闕”其實也是一種訓釋法,或處理問題的策略。許慎修畢《說文》,撰序述感,自雲“博采通人,至於小大,信而有證”,但終究無法處處釋解明白,故只得“聞疑載疑”,“其於所不知,蓋闕如也”。段注秉承了《說文》的實證精神,自然也就接過了以闕代釋之法。如《說文》:“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段注:“按許雲六寸,《漢書》注作五寸,未知孰是。”五寸、六寸,皆有可能,段注於此處存疑,為日後考古發現預留了空間。現代語文詞典裡,以闕代釋的做法幾已絕跡。我們失去了一種處理字詞的方法,同時也失去了一種幾乎與中國學問一樣古老的問學傳統。
 
  (文章來源: 光明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