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中評論壇:如何應對香港政治劇變?
http://www.CRNTT.com   2012-10-26 00:15:04


 
  劉迺強:我想最近一個例子:國民教育。反國教的人都在撐撐撐撐撐,到選舉前一天政府都讓步。多落寂,對不對?你推在他身上。 

  馬逢國:以前有些支持政府的人感覺被出賣,因為沒有人去關心他們。如果特區政府要長久執政,就應該確立一套體系,作出一個合理安排。特區政府能否跟立法會議員和建制中人做到榮辱與其?這個很重要。過去十幾年建制中人和政府之間的關係是有辱無榮。

  如果一個政策出台前不是閉門造車,到我支持你,你卻把政策撤了,支持者已經白犧牲了,犧牲得毫無意義。這種情況自回歸以今,時有發生。 

  吳亮星:這是個技術性問題。記得以前曾經有個發言人制度,回歸前(前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張浚生做發言人,他每天講了以後,大家都知道重大事件的口徑,發表演說時,自然也不會亂講。其後,林瑞麟也做過發言人(新聞統籌專員),但我看很不成功,因為出現朝講完晚變。不過,我依然認為要重新做好發言人制度,在香港人關心的重要話題,在一定時間內,就要把事情講清楚,那麼大家就不會亂猜和亂講,明天當局把事件推翻,支持者像哈巴狗似的,沒面目對江東父老,失掉了所有的信譽。因此,必須要有一套機制,讓這讓同路人不要失去方向。 

  馬逢國:特區政府從來都不珍惜這些所謂政治盟友的信譽和公信力,隨便就使用,全面消耗。這種文化在特區政府如是,在整個建制派中亦有出現。立法會和政府班子都是新組成,大家都要給予機會,要讓社會認識這件事。你不能要求立法會配合特區政府,這種論述是不成立的,應該說政府要尊重立法會,期望立法會理性地監督政府,唯有透過媒體和意見領導帶出這樣論述,這樣大家才有空間,有助扭轉現時社會不理性的分歧。在此以下,政府要主動跟各政黨做個很好的互動。 

  新一屆立法會地區直選議席,都是政黨天下,與上屆議會差別不大,繼續吵吵鬧鬧;反而,功能組別有較大的可塑性,我相信有很多玩法和規則,應該有所不同,特區政府需要探討新的運作模式。對方人手是有所增加,建制無論質素和承擔都需要比上一屆更強。人強了也需要發揮機會,這就需要特區政府來互動了。主動權在特區政府手上,如果整合得好,隊伍比較齊整和協調,就能改善到施政。主要的變化在於分組點票方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