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中評論壇:如何應對香港政治劇變?
http://www.CRNTT.com   2012-10-26 00:15:04


 
  馬逢國:我認為這是25歲以下和25歲以上的分水嶺,問題是如果往後這成功的話,是會一代一代接下去。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國民教育這看似不是很大的事,結果會被弄得這麼大。我也很同意,有一批文化人都很強調要打造本土意識。做這些事情的人都不是25歲,而是50來歲的人,他們就一直抗拒共產黨,所以就做這些事情去灌輸一些25歲以下的年輕人。 

  劉廼強:如果你(馬逢國)說的事情成立,每年就有10萬8萬人進入選民範疇,去年區議會選區就新增了10萬名選民,而當中很大部分都是25歲以下。那麼四年之後不就多了40萬,而大部分又是25歲以下,可想而知那個影響力會有多大。 

  吳亮星:我補充一下,現在我們的本土意識問題有點近似台灣,台灣也是每年增加新的選民。大家都很清楚,香港現在到底有哪個傳媒機搆,特別是電子傳媒是在幫政府、國家的呢?是沒有的。連由政府出資的都是這樣。在教育方面又有哪些?雖然不發聲的教授大多都是好的,但是他們卻未能組織聲音(劉廼強:哪敢發聲!?)。但是,大多數發聲的教授每天都在教書,剛才馬逢國說他們失敗有因,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每日在教書,令危險程度一直在增加。所以,如果宣傳和教育一直處於這種環境,沒有改變過我們所謂的回歸前後的思想,我們誤以為香港人自己可以治港,那些25歲的年輕人都不懂得比較中國以前的困難和現在的進步,而只是知道中國越來越差。如果和美國等民主先進國家某些水平比較,就會一味覺得中國差。這次國民教育中所謂有“偏頗”的指引,什麼叫偏頗?政治有兩面,你一說這邊偏頗,那如果你的教材是一味罵中國,他們一定就說不偏頗,可是你會不會說偏頗? 

  劉廼強:現在那些社工去青年中心把所有紅書抽出來,其實這跟“焚書坑儒”有什麼分別呢?為什麼這些又不說是洗腦? 

  吳亮星:所以危險之處是,你未必配票配得到每年不斷增加的選民,這次配到不代表4年後一定可以成功配票?所以,我們絕對不可說什麼吸收配票的經驗,而是要在教育和宣傳接觸市民。還有我剛才說的民生,最後是否大家都很安心。剛才說的很對,有些人覺得社會混亂,他們覺得連學生也走出來做“紅衛兵”,我們香港不就越來越亂嗎?其實有很多成年人也認為國民教育沒什麼大不了,將來無論如何也會教,所以相當多的人根本沒有發聲,就如吳克儉所講一樣。雖然他們沒有發聲,但最後的結果就顯示了他們的立場。我可以問,如果谷高以後全部你們得益,那這次泛民的得票比率應該是64比30多才對,那為什麼最後又不是這結果呢?反對派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這次的國教跟民生不一樣,如果現在的失業率是超過7%,我相信泛民能夠谷出來,沙士期間不一樣,真的是樣樣都差,當時就能谷出來。大家比較就是比較民生的,如果這次這樣的民生環境,政治話題還可以不是說谷出來,但是長期下去,現在的教育情況這樣,我就擔心每年增加的都是那邊的數目。 

  陳勇:我想補充一點,我們成長的香港的年代,大學學位增加,很多人移民,令我們如社工專業可加快升職,因為大部分上層都走了,這些人根本未到年齡但就提前升職,收入也有所增加。但是很多這次比較偏激的青年,他們出生在最開心和頂峰的年代,但隨著他們一直長大,香港的經濟已不如以前,當然也包括政治上的爭拗,也跟內地的飛速發展有關。其實很多經濟學家都說,現在回大陸或其他地方謀生,但是在香港消費,這是一種落差,尤其在香港讀理科,如果你不是打算出外找工作的話,在香港本地基本上前途不大。我們現在請很多新人,很多都是讀理工科,他找不到適合的工作,而且政府的工作也不多。 

  另外,香港年輕人出身以後發現自己沒有當時富庶,但他卻看到深圳、珠三角越來越多有錢人(當然他看不到很多窮人),他發現來香港的多數都是最富庶的,在比較之下就出現比較大的心理落差。明明以前是跟媽媽大包小包寄回鄉下,現在鄉下的人卻比你還富庶。包括上水居民,他們為什麼害怕呢?他們去電器店,售貨員都不想招呼他,因為內地人買最貴的相機,一買就是十部,連看都不用看,可是你買幾百塊的卻一看再看。這就是一種落差,因為旁邊的內地人都有錢,而這種落差會被人利用、煽動。他們會覺得為甚麼這麼差呢?原來是內地搶了我們很多資源,所以“蝗蟲”一詞就是這樣而來。第二個說法就是說,內地的制度沒有我們好,所以當他做好了就會壓迫我們。所以,發展新界東北明明是為了香港好,整個北區的中基層都很贊成多建公營房屋,但是部分外區的人就反對,現在最反對發展新界東北發展的人上電視,很少是住在新界東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