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中評論壇:如何應對香港政治劇變?
http://www.CRNTT.com   2012-10-26 00:15:04


吳亮星認同選民會自動配票的觀點。(記者梁棟攝)
 
  但是,如果你來問問街坊,其實超過80%街坊是願意發展,因為建立多一點公營房屋,他們可以到裡面住,而且還有就業機會。這個是經濟改變了政治,看見你做得好,他們就拖著不讓你做,所以這次選舉變了兩極化。還有,人民力量或其他極端分子訓練了一班專業憤青,他不用跟你說話,只是會用“無恥”兩個字,你一說什麼他就說“無恥”。這形成了一種合流,在論壇上成功騎劫。在點票中心裡都充滿了個人崇拜,那個是皇帝,這個是皇后。但是,雖然這種人的數目不算多,卻影響了很多年輕人,令年輕人認為這才是革命熱情。種種合流會令加深兩極化,我覺得這種兩極化一定是一種過程,它不去到某一個階段,令大家都反省的話,它是不會回頭,就等於台灣不經過陳水扁那段時間,馬英九就不會當選,這是因為大家沒有經過痛苦,等於人家說,香港試過有錢,但是沒試過政治鬥爭,沒試過文革一樣,就等於內地有些有錢但未試過食白粉,試過之後他才知道有害,但是你卻無法阻止他去試。所以,我們跟很多年輕人談的時候,他其實都認同理性,但他同時覺得為什麼不能試試推倒重來。但是,他不知道推翻之後會有什麼後果。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告訴他們這個代價,這個過程是不受歡迎的,你可以說和做很多事情,可是人家只需要說你“無恥”和“投共”就打敗你。 
 
  那麼我覺得未來,我們用民生牽頭的時候,他越害怕國民教育和了解內地,就越要將這個放大。只要小朋友能夠親身到內地感受,讓小朋友自己感受好與壞,感受內地最窮和最有錢的地方,他之後自然能夠得到一種理性的感覺。現在反對國民教育反對得最厲害的人很多根本沒到過內地,又或者他們完全不看那本書。不管什麼原因,你要給他接觸多一些。我記得很多人到深圳消費的時候,很多報紙以前都有報道過去完深圳不見了兩個腎,我的同學的父輩爺輩是受過內地的政治迫害,導致他們一直很害怕內地,所以到大學畢業都沒到過內地,但是試過一次以後他們比任何人還喜歡深圳。只要他接觸和經歷多了,其實是洗不了他們的腦,我覺得現在不是我們在洗腦,是對家覺得他們要洗年輕人的腦。 

  所以,如果未來政府能成功抵抗,不要讓對方反盤之後,前景就會變好,但是如果全部關卡都被閘的話,他的語言就變成事實,就會說你是魔鬼。他不讓你接觸,只是說你是魔鬼,這樣的話只是害了年輕人和香港。幸而,現時還有很多青少年願意到內地讀書,就算是那些在外國留學完的年輕人都很想到內地,而這些都是有思想、抱負、很想有好發展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知道,了解內地一些事情對他們將來很有用。香港人是很務實的,以前叫香港人學普通話,根本沒有人想學,但現在,我的女兒在讀幼稚園,看見很多其他家長都先問校長:“教授普通話的教師是從哪裡來?”那校長回答是內地的師範大學畢業,家長就會覺得滿意,之後才問英文教師哪裡來。這說明了,家長都知道未來的前途是和大中華融合,這個潮流想擋也擋不了。

  所以我想提出,前景是不在乎於信心。但短期,這個鐘擺的痛苦是未去到最高點,立法會開始開會,李慧琼就會了解多一點,那個新的痛苦標準是向高擺的,所以要準備好睡袋、糖果、朱古力等,那時就不只是一兩次拉布,而是24小時全天候。 

  劉迺強:由星爺(吳亮星)開始吧,行政立法關係。 

  吳亮星:現在新的立法會組成,周一(17日)CY(梁振英)請食飯,有人去,有人表示不去,這是十分正常,香港就是這樣,他說了一句,部分就表示不去,類似說要立法會與政府合作,他們認為立法會應嚴格監督行政,沒理由合作,這點正是我想未來在這個角度上,應如何拿捏,宣布過行政、立法、司法是三權分立,但一國兩制下,這些都沒有讓公眾認真討論,所以吳康民有他的看法,各家各主說行政立法關係,都有很多不同角度,但甚麼才適合香港及回歸後的形勢呢?我始終覺得,行政、立法、司法是想社會良好運作,若互相制衡不是一個合理監督,而是互相令到對方不能運作,那個制衡力是剛相反的,就不是民心所向,所以我認為梁班子又好,新一屆議員又好,應該取得一個共識,未來如何將三權,或現有將三個過往認為是獨立性的,將有良好的互動,但又有互相制衡監督的作用,有清晰一點的指引,讓公眾有更清晰的理解,我認為這是一個大環節。當然要由政府牽頭,我的理解就是要如何做一套互相制衡的方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