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灣主流民意的概念界定與意涵更進
台灣民意是指在當前台灣社會裡大多數人對於當地的政治、經濟、社會、民生以及兩岸關係等方面的公共事務以及各種現象的意見與態度。主流民意則被認定為台灣民眾主體意向的綜合表現①,一般應有超過六成的民眾具有較為穩定地理解、接受和支持的某種觀點和主張。民調無疑是觀察台灣社會主流民意的重要棱鏡,在多元民調數據的支撐下,島內主流民意表現出高流動性,如“求和平,求安定,求發展”“救經濟”“撤飛彈”“民主自由”“反獨”“反統”“台灣主體意識”“維持現狀”,等等都曾被稱為台灣的“主流民意”。對此,涉台研究學者葉世明指出推動民意形成的有關議題之間存在關聯性,台灣特有的政治環境和議題,如統“獨”立場、民族認同等具有高度穩定的特性。②不過,陳孔立教授指出,“台灣主流民意”有具體問題與總體發展之分,當前涉及台灣前途與兩岸關係的主流民意有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維持現狀以及“台灣認同”等,其中“台灣認同”的形成有其國際因素、內部因素以及大陸因素,它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不等同於政治態度,“認同台灣”與“認同中國”並不一定互相對立。③從民意到認同的研究表明,在判斷“主流民意”時,更重要的是及時辨別相關民調所顯示的是民眾對當前形勢發展作出的“意見反映”,還是總體意識傾向改變的“態度定論”。
在台灣社會中,主流民意既是政客迫切迎合、投其所好的,也是各股政治勢力想極力利用甚至塑造的“選舉利器”。台灣政黨貫以遵從“主流民意”激發選民的“隨眾心理”以獲取更多的支持。政黨先是拋出結合時事的多元議題,引發民眾對該議題的討論關注,再提出相應的政策主張(展現政黨的應對能力),最後通過專業民調機構制定出符合政黨“期待”的民調報告,把民意塑造成促其發展的有力武器。政黨通常在利用民意支持獲得合法性權益後,開始專注於擴展自身行政權力,淡化民意代表功能,甚至借助媒體普及化的趨勢,掌控媒體以欺騙性的政治文宣蒙蔽和壓制民眾中的反對聲量,為政黨的利己行為樹立正當性。如,專權、貪腐、老舊是台灣社會對國民黨形象的認知,外加國民黨變革的不徹底使其在島內的發展日漸低迷,其對手黨派民進黨通過操控媒體(打壓反對媒體、培養“政府”網軍)、修改課綱等方式對台灣民眾進行著“溫水煮青蛙”式的洗腦,灌輸“台獨”理念,壯大自身支持群體,逐步在島內形成“一黨獨大”的發展態勢。對此,學者研究發現,民進黨通過近30年的社會意識形態工作,已經徹底改變了台灣社會的民心民意(民進黨相較於國民黨已獲得了較多民眾的認可與支持;特別是在兩岸關係的性質定位與發展取向方面的立場與主張,已獲得了多數民眾的認同與支持),徹底翻轉了台灣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結構,進入到“政治正確”的“政治收穫期”,因而已具有長期執政台灣的可能性。④
現今,壯大後的民進黨也難以避免地產生了和國民黨一樣的問題,專權、貪腐等問題時常被報導出來。這顯示出台灣的政黨競爭越來越走向以黨派利益優先的功利型競選。政黨的競選承諾往往在獲取合法性地位後被拋諸腦後,一度引發民眾的不滿。而這種不滿也成為反對黨再次操縱議題換取民意支持的源頭所在,但這種為攫取權力利用民意的行為也將促使政黨發展的同質化。若是政黨失去民意代表功能,政黨發展整體基調以惡性為主,民眾也不得不經常性地面對在“兩個臭蘋果,選一個程度輕些的”窘境。長此以往,民眾就會被迫去尋找其他更能代表其利益的社群、黨派或是媒介來聚集發聲,形成更多元的“主流民意”與主流黨派相對抗。正如大陸學者陳星指出的“主流民意”已經成為一個政治陷阱,由於民意中的價值關懷日益縮減,台灣政治中的對立與對抗會進一步加劇。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