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月刊:台灣主流民意與兩岸融合路徑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24-11-18 00:11:58


 
  (四)“選人不選黨”的個體投票心理定式成為主流

  在台灣,民主政治即為民意政治。現今台灣地區選民對政黨競爭的態度與投票心理髮生了明顯變化,從“認黨不認人”轉向“認人不認黨”。態度和投票行為理論認為,通過研究選民的態度就可以預測投票結果。在傳統意義上,有政黨傾向的選民會透過政黨標簽帶來的捷思(heuristic)來支持同黨參選人⑰,長期以來,政黨認同在台灣同樣被視為影響投票抉擇的重要因素,如過去國民黨的“鐵票”很多。這種選票是“認黨不認人”⑱。然而,近些年來,台灣選民的自主性與獨立性越來越高,其投票行為也越來越不受政黨動員所左右,再加上政黨惡鬥的形象深植人心,選民在投票時強調“選人不選黨”的態度取向日益突顯。

  “選人不選黨”的投票心理隨即培育出台灣選民的形象投票習性。選民的形象投票是一種普遍化的客觀選舉模式。選民在選擇候選人時,並非真正認識“候選人是什麼樣的人”,而是透過大眾媒介或人際傳說,認為“候選人像什麼樣的人”。這種加入了濃厚的“傳播活動”取向,可界定為“形象取向”。選民所評價僅是經由傳播活動所描述的某些外表,加上自身對這些外表的期待、支持、或偏愛,綜合產生的候選人“形象”。如2024年台灣領導人選舉中,對選前爆出的政黨頻頻打人格抹黑的負面選戰,包括戲稱“賴皮寮”“侯租公”和“炒地P”的候選人房地產爭議,已經影響到部分選民的投票選擇。⑲

  形象投票催生非典型政治人物力量崛起。從2022年的“九合一”選戰開始,在民眾投票的關注點排序中,首先聚焦的是候選人個人聲量,其次才是政見議題。以國民黨和民眾黨為例。雖然民眾對國民黨貪腐老舊的形象印象深刻,但並不影響一些國民黨優秀的地方候選人如侯友宜、盧秀燕等中生代的崛起,他們的影響力逐漸超過國民黨黨中央,成為國民黨內具有高人氣的“非典型候選人”。這些“非典型候選人”因關注己身與民眾的關係連結,著重於突出民生議題,並盡可能地減少倚靠黨內大佬助力站台宣傳帶來黨派形象與個人形象的負面聯動反應。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個人色彩也十分突出,他擅長“標新立異”吸引民眾,如容許雙重黨籍、不收任何費用,自詡是中道且具備多元自由的“民主”色彩。這種理念觀點備受青年世代關注,民眾黨至今在臉書上也有近7萬的支持群眾。相較於注重政治議題的傳統政黨,柯文哲則專攻民生消費議題,又與一些意圖走“中間路線”的藍營支持者觀點相契合。媒體人黃暐瀚曾指出柯文哲可以在一年內讓台灣40歲以上族群對他的滿意度大幅增加。當然,非典型政治人物崛起確實有助於增加民眾對政黨的滿意度,但也會促使台灣社會出現更為多元的議題性主流民意,為一些代表民意的小黨崛起提供空間,台灣政黨的碎片化發展態勢也將更為顯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