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專譯:不是伊拉克 以色列空襲伊朗應三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5 00:38:05  


 
  30年以後,以色列在用著極度詭異和相似的論述來證明伊朗核設施的潛在威脅。去年5月,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告訴美國國會:“很快歷史將會被改變,我們正處於最危險時期:因為一個以軍事為基礎的伊斯蘭政權將很快擁有核武器”。今年2月2日,以色列國防部長巴拉克又用同樣的言辭重申:“那些贊同‘延期’(轟炸伊朗)的人很可能會發現‘延期’的後果將不堪設想”。

  對於以色列來說,當年轟炸伊拉克奧斯拉克為其現在軍事出擊伊朗做了很好的鋪墊:畢竟由於當年的轟炸,侯賽因未能製造出原子彈,這就意味著,以色列的軍事出擊是可以避免一場災難性戰爭的。不過當我們仔細重審奧斯拉克事件連同最新的學術研究結果,其實僅憑當年的轟炸事件,現在以色列是無充分理由出擊伊朗的。

  首先,在1981年時,侯賽因所嘗試的核武器項目其實並沒有處於“即將成功”的階段。事實是這樣的,在20世紀70年代,侯賽因確實有研究核武器的想法,而且他確實希望通過奧斯拉克反應堆來達到該目標。不過,有最新證據表明,在以色列對其轟炸前,侯賽因並未正式全面啟動研究核武器計劃。 

  其次,根據埃默里大學政治學家丹.賴特爾2005年研究報告顯示,奧斯拉克核反應堆當時並不能有效製造出足夠鈈以供給製造戰爭性武器。該報告還顯示,即使侯賽因當年下定決心研製核武器,等到他製造出足夠鈈並研製出第一枚原子彈,至少要等到20世紀90年代。不僅如此,即使伊拉克擁有足夠裂變原料,該國家必須完全靠自己的能力設計並製造出原子彈,在以色列對奧斯拉克轟炸以前,顯然伊拉克並未開始這項龐大的研究計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