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李環:一國兩制十七年 香港未來怎麼走?

http://www.CRNTT.com   2014-09-11 00:16:55  


“一國兩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變化。
  中評社香港9月11日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港澳事務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環博士在《中國評論》月刊9月號發表專文《“一國兩制”實踐十七年——在變與不變之間》,作者表示:“香港回歸17年,一代人已經成長了起來。但香港在管治上舊有問題沒有解決,如行政立法間緊張關係;新的問題又不斷出現,如兩地摩擦與矛盾、甚至有主張“港獨”的聲音。香港社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香港治理的良方又在哪裡?”文章內容如下:

  “一國兩制”從構想變為現實,並於1997年開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迄今已十七年有餘。如果按中國政府承諾的“五十年不變”,那十七年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中國承諾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承諾“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五十年不變,然而,總體方針的不變,不代表實踐手法的“不變”。回歸十七年來,世界在變,香港在變,中國內地也在變,如何因應新的形勢來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其中的“變”是必然的,也有跡可循。

      變與不變

  香港回歸十七年來,什麼變了?首先是香港問題的“主要矛盾”變了。在中國政府看來,香港從回歸的那一刻起,“主要矛盾”就已經發生了改變。回歸前,主要矛盾是香港怎樣順利、平穩地回到祖國的懷抱,涉及中國政府與英國政府之間的談判。回歸後,主要矛盾變為如何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這主要靠特區政府的良好施政,當然,施政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原因也比較複雜,涉及到中央與香港兩個方面。

  其次,中國大陸與香港經濟實力對比發生了變化。香港在中國整體經濟總量中所佔比例不斷下降,由上世紀80、90年代的25%下降至近年的3%左右。作為一個面積1千多平方公里,人口700多萬的城市,香港的經濟總量已大抵相當中國一個直轄市如北京或上海的水準。隨著內地省市的快速崛起,香港的競爭力相對下滑,對中國經濟的貢獻也不再那麼突出。“東方之珠”的光澤相對暗淡,其曾經享譽全球的國際金融、貨物、航運中心地位雖暫時無憂,但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再次,兩地民眾的心態在變。經濟發展帶來了物質、文化生活的提升,民眾的心態也逐漸發生變化,內地人對香港由豔羨到平視再到出現“也不過爾爾”的心態,香港人眼看著當年的接濟對象在自己的地盤上“揮金如土”,在自嘲為“港燦”的同時,也難免有一點“羡慕嫉妒恨”的情緒。這種情況近兩三年來尤為突出,表現形式則是有愈演愈烈之勢的“陸港矛盾”或曰“兩地摩擦”。其實,在中國很多地方,戶籍制度下的本地人與外地人之間的關係都比較微妙,外來人口對本地經濟增長作出貢獻,當然,也會佔用部分本地的資源,如住房、教育、醫療等。這本來會是一種“各取所需”的“雙贏”局面。但在香港,竟演變成一些人士街頭的謾駡、一些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立法會裡激烈的爭論、乃至行政長官的行政命令(如“限奶令”),不能不讓人稱奇。這其中除了存在“一國兩制”的因素,如香港身份證的取得採取“出生地原則”(只要在香港出生,就被視為“香港人”,享受香港居民的一切福利),主要的原因可能還在於特區政府的施政能力。如果特區政府與中央政府和內地地方政府的溝通不夠暢快、行政長官協調香港社會各方面利益的能力不夠突出,對香港與內地在交流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解決方案等缺乏深入的思考與研究,那當問題出現的時候,特區政府就會表現得比較被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