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華人重視音樂教育 小心陷誤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15 09:15:36


 
  做虎媽 要孩子成功急不得

  培養兩姐弟,馬孝陵充分展現了教育家的魅力。以“大皮鞋抽出”一個郎朗的郎國任,則毀譽參半。1999年,17歲的郎朗正在費城的寇蒂斯音樂學院(The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學習,他到華盛頓舉行第一場公演,由時任華盛頓交響樂團(Washington Symphony Orchestra)董事會副主席的陳咏智籌辦。談到郎家父子,陳咏智舉了一例:當年郎朗的東道主家庭(host family),男主人是里根總統任內國務卿海格將軍的部下Sherwood Goldberg,其妻也是一個鋼琴教師。“Mr. Goldberg見證了當日初抵步他家,樂譜仍在托運途中的郎朗,一見鋼琴,就憑記憶背譜練琴,郎爸一直站在琴邊幾小時不坐下。”

  郎國任無緣正規音樂教育,他把一腔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為陪郎朗去北京求學,甚至辭去公職。九歲的郎朗被中央音樂學院某老師罵退後,郎國任逼兒子“自殺”,曾致他三個月不願碰鋼琴。後來郎朗還要出聲力挺,“我爸不是‘狼爸’,是‘郎爸’。”

  鋼琴家劉詩昆說過:“那些吵著要練琴,喜愛的不見得最後學出來;反而有點逼著練的,倒彈出個模樣,成了才。”但怎樣逼到孩子不停練又不反抗,這個度怎麼掌握?

  陳盈穎發現,“西方”家長較愛看孩子演出、上台,常掛在嘴邊的話是“他(她)喜歡就好”。華人家長不是那麼在意孩子喜不喜歡,更傾向於逼迫孩子練琴,如同他們愛比較“考試考了幾級?”太功利性當然不值得提倡,但能掌握好度的結果反而會是,“華人的小孩練琴進步比較快,白人的孩子比較容易放棄。”

  而陳濤發現美國華人家長跟中國家長尚有不同,那就是中國家長“逼”得更厲害。“教華裔二代最大的挑戰是,家庭很認同中華文化和音樂,但並不希望小孩靠這行吃飯,要他們將來做醫生、律師。”教師常面對的是希望通過音樂教育讓孩子達到另一種成功的“虎媽狼爸”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