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調控不減招咋不早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23 13:51:55


據多名網友爆料,5月10日,武漢多名學生家長到湖北省教育廳門口抗議今年高考減招。
  近日,教育部公布的《部分地區跨省生源計劃調控方案》在湖北、江蘇高考考生家長間引起軒然大波,兩省分別調出4萬、3.8萬個招生名額,多個城市引發家長到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前聚集現象。5月13日,兩省教育廳都解釋稱,調出計劃不影響本地的高考錄取率。

  作為考生家長,突然看到本省高考“減招”的消息,難免會聯想到自家孩子錄取機會減少的後果,萬一因為“減招”而落榜,考生和家長恐怕都不會甘心。

  作為家長,心有不甘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他們看來,高校招生名額就像一塊“蛋糕”,把自己的那份切掉一塊給別人,就意味著自己的“蛋糕”少了,高考競爭就會變得更加激烈。因此,他們才不得已找當地教育部門訴苦,為孩子捍衛傾盡全力爭取的前程。

  然而,兩省教育廳和教育部在事後緊急辟謠,調出計劃并不影響本地的高考錄取率。在鬧劇發生以後,教育部門公布了幾組數據,2013年―2015年,江蘇省的高考錄取率從85.8%提高到88.8%,湖北省的高考錄取率從80.4%提高到87.0%。據測算,預計兩省2016年的高考錄取率和本科錄取率都將比2015年有所提高。

  在教育部門紛紛表態下,那些到當地教育部門“請願”的家長們不知會不會如釋重負。如果教育部門在公布調控方案時就公布這些數據,也不至於鬧得人心惶惶。

  一則本充滿公平和民生善意的消息,卻意外引起家長們的焦慮,這提醒教育部門,在出台關乎民生福祉的公共政策前,應充分考慮政策所帶來的群衆反響,尤其是信息不充分、不够透明的情況下,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事前不“三思”,缺少謀篇布局,就有被誤讀的風險。

  以本次調控招生計劃為例,從字面上看湖北、江蘇的招生計劃確實減少了,但錄取率不降反升,如果能早早地打開窗戶說亮話,事先拿出這些精准的數據研判,也不會落得如今這種狼狽的局面。因此,政府部門公布政策,不是知會一聲就能了事,而應該充分顧及政策對民衆帶來的影響,提前打消民衆心中的所有顧慮,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類似“減招”帶來的“請願”鬧劇。(來源:濰坊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