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飛豹”空中方向舵脫落 飛行員成功迫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06 14:06:04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政治軍事格局經歷了巨大的震蕩。國不可一日無防,軍不可一日無備。打贏一場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歷史重任在肩,我軍武器裝備現狀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令人憂心如焚。如何在角逐激烈的世界新軍事變革中占有一席之地,成為黨和國家決策層高度關注的重大課題。隨著我國新型戰機研製步伐的開啟,我國航空領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試飛員也面臨著嚴峻考驗。

  “中國有試飛員嗎?你們的飛機都是仿制的,要試飛員幹什麼?”這是原空軍某試飛大隊大隊長雷強,在1993年出國培訓時,某國教官對他說的第一句話,至今想起來,還是那麼的響亮刺耳。其實很多出國培訓的試飛員,都曾被這樣深深刺痛過。為了我國的航空工業不被人看不起,為了我國的軍人能抬起頭,以李中華、雷強、張景亭為代表的第三代試飛員開始了艱難的跋涉。

  如果說第一代試飛員是勇氣型的,第二代試飛員是技術型的,那麼第三代試飛員就是專家型的,上天他們要有比鷹還嫻熟的飛行技術,落地他們必須是合格的飛機設計師。為了達到這一要求,他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米格-21失速尾旋,按規定不能超過3圈。雷強在試飛了100多次後,將這個動作飛到了4圈。“眼鏡蛇”機動、小速度斤鬥、躍升側轉等高難科目,外國教員不肯帶教,空軍某試飛團團長張景亭他們就纏著不放,想辦法練習,最後全部熟練掌握。一家國際試飛員學院院長伸出大拇指:“你們飛得很好,中國試飛員是一流的。”一位科研人員評價他們“飛出來的數據,比在計算機上仿真模擬出來的還准。”

  同時,他們還如饑似渴地學習《空氣動力學》、《氣象學》、《飛機設計原理》等系統新理論知識;不知疲倦地跑飛機設計所、飛機製造車間,了解掌握飛機線路怎麼走,管路結構是什麼狀態,會發生什麼故障……他們根據自己掌握的航空理論知識,對新型戰機的設計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某新型戰機的座艙、起落架等方面改進,就提出意見、建議近千條。不僅如此,他們還直接參與設計,某新型戰鷹飛機的手柄、油門杆等,都是他們用橡皮泥一點一點捏出來的,浸透著他們的心血和汗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