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製造”在南非的命運

http://www.CRNTT.com   2010-07-12 10:12:26  


 
  本屆世界杯,德國和西班牙為爭搶決賽入場券火拼。賽後,幾乎所有中國媒體都批評德國隊踢得太保守,全無德意志車戰碾壓潘帕斯雄鷹時的那般殺氣。實際上,並非德國隊突然洩了氣,而是雖竭盡全力德意志戰車仍然撕不開“鬥牛士”用細膩球技編織的中場鐵幕。可不,德國隊連到腳的球都控制不了,談何組織有威懾力的絕殺?其實,“中國製造”同樣如此,小到提升產品附加值,中到培育自身品牌,大到向高端產業遞進,從政府、企業到輿論,缺的不是雄心加意氣,可能恰恰是遏制心浮氣躁的定力。

  遑論攀登製造業高地,即便只圖個登高望遠,都不是輕易可實現的,至少不是光憑願望、光喊口號就能如願。然而,受“中國製造”長期積累的鬱悶壓抑,尤其是金融危機使“中國製造”遭遇滑鐵盧之羞辱,眼下,呼請放棄低端製造的聲音一波高過一波,學者和時論家開出的不著調的藥方已呈滿天飛。

  令人擔憂的是,不少地方政府也天真地以為,隨著中國經濟率先重新上行而歐美經濟仍在泥淖中掙扎,一場全球經濟分工大洗牌已不期而遇,中國此時不大規模廢棄勞動密集型產業還待何時。於是限小、棄小舉措不斷,大量寶貴資源盲目投入尚處於浮萍狀的高新產業以及新經濟的培育。我們非常擔心拔苗助長的惡果,中國從來不乏相應的教訓;我們尤其擔憂行政意志強推產業升級,若此風不能及時刹車,多半會帶來災難性後果;我們不排斥政府在市場中的作用,但政府不能直接進入市場充當轉型升級“運動員”,而是該盡力拆除阻礙中國製造“攀高做強”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

  說到底,所謂“產業升級”或“向產業鏈高端轉移”都是正常的市場經濟過程中自然而然發生的,都不是可以人為地搞“大躍進”所能奏效的。相反,倒是經常看到政府的錯誤政策破壞了這種市場自發孕育而成的轉型。(來源:2010年07月12日 上海商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