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製造”在南非的命運

http://www.CRNTT.com   2010-07-12 10:12:26  


 
  首先,中國品牌集體缺席的原因需要真實的反思。相對於中國開放的歷史,世界杯的歷史當然要悠久,所以在世界杯上看到的國外的品牌,如阿迪達斯,可口可樂等等,都是在這個舞台上浸淫多年,為占據這個市場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國際足聯在選擇官方贊助商的時候,要綜合各種因素,和國外的大品牌比較,我們的競爭力差距是全方位的。這個差距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彌補的,對此應該有正確的評估。另外,如果我們看看《財富》500強,代表中國出席的企業,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國字號”的壟斷企業,資源,人才,政策一邊倒的向他們傾斜,他們的確不負重望,殺進500強的名單越來越長,然而,就市場競爭力而言,他們並不代表中國品牌。

  其次,為什麼得到的只有屈辱性的利潤。我們承認,在整個代工的產業鏈上,中國的代工企業處於利潤的最低端,即使如此,在代工產業鏈上,代工企業最少也應該分享10%-30%的利潤,其餘10%-15%為貿易中介傭金,50%-60%為零售商利潤。然而,將代工企業的利潤壓低至侮辱性的“5%”。卻仍然不乏代工者,原因何在,很顯然,如果說這其中有什麼比較優勢的話,除了人力成本的優勢之外,恐怕還有“低法治”優勢、“低環境”優勢、“低人權”優勢等制度禀賦因素的存在,否則,即使中國人力成本再低,如此低廉的利潤,連彌補生產球迷假發和喇叭的環境污染的成本都不夠。

  再次,“中國製造”的劣勢為什麼越發彰顯。我擔心的是,即使如此微薄的利潤,在目前席捲全國的“投機”和浮躁的思潮中,在下屆世界杯中都很有可能失去。首先,環境和資源難以承擔,在這種模式下,中國GDP卻只有美國的大約四分之一不到,資源消耗卻僅次於美國,中國消耗的資源,比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加起來的總和還大。鋼材消費大約占世界鋼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超過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0%以上;其次,經濟思潮頽廢,在資產泡沫的誘惑下,資源和政策完全倒向了房地產和投機,從事實業的人會越來越少,投入研發的資源會日漸枯竭,中國製造業在人才、技術、資源和政策上的投入遞減,最終將導致競爭力衰竭。

  由此,我們有理由擔心,實事求是而言,相對於90年代,“中國製造”的整體比較競爭優勢是下降,而不是提高了。持續的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升級和相應的制度變遷,是一個經濟體長期增長的最重要的動力,而正確的能夠激勵人們從事實業的經濟發展思潮更是轉型國家經濟發展的最根本因素。從世界經濟變遷的歷史來看,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盡管都曾經經歷過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的粗放模式,但最終成為經濟強國,靠的是技術和創新的進步,靠的是形成了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群。“中國製造”在南非世界杯上如蝗蟲一樣到處喧囂,折射的恰恰是經濟發展的平面化,缺乏現成精細的財富創造模式,沒有現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結構,崇尚投機、誇大房地產經濟的尷尬。

  “嗚嗚祖啦”被視為世界杯上的最強音,但那是最強的“噪音”,代表一個國家經濟臉面的,則是悅耳的主旋律。如果思潮依舊,也許本屆世界杯上的噪音,也會成為“中國製造”的絕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