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歐美危機下的經濟轉型之策

http://www.CRNTT.com   2011-10-10 08:24:04  


 
  投資消費失衡之因

  要實現投資和消費的平衡,必須在降低儲蓄率方面多做努力,而不是直接從投資或消費入手。

  問:中國的內需長期以投資為主、消費增長乏力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進行調整?

  遲福林:現在居民對於服務業的需求正在全面快速增長。之所以居民的消費潛力沒有充分釋放,主要是因為服務業不能適應人們不斷提高和增長的消費需求。為什麼很多人選擇送孩子到國外去讀書呢?如果我們有好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人們何苦舍近求遠呢?城市化是服務業發展的主要載體,中小企業是服務業的基本主體。目前中國的實際城市化率還比較低,同時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著許多政策體制的障礙,融資難是現階段困擾中小企業的突出問題。

  要把總量擴張型的增長,轉為消費拉動型的增長,就要重新理順中央地方關係,扭轉地方政府搞重化工業投資、做大GDP的局面。同時要貫徹“民富優先”的理念。目前國家財政收入增速成倍的快於GDP增速,GDP的增長又長期高於居民收入增速。這表明國家的生產能力快於老百姓的消費能力,在此情況下再去刺激消費就很困難。此外,地方政府用行政權力控制了土地、資金資源配置,也限制了中小企業的發展。要想實現轉變,這些深層次問題必須盡快解決。

  文貫中:由於中國的利率沒有市場化,資金的成本比較便宜,而貸款的大部分為國營企業和政府部門所獲得。同時,地方政府還有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土地財政,也導致了地方政府的投資衝動和過度投資。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模式,一是要在土地制度方面進行改革,二是逐步地推進利率市場化,讓利率真實的反映資金的成本,減少各種軟約束。

  消費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農民工不能成為真正的城市居民。按照今年人口普查的統計,雖然目前全國的城市化率將近50%,但這只是名義上的,把2億多暫時居住在城市的農民工也算為城市居民了。但這2億多農民工中的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在城市里定居,主要原因還並不是戶籍的問題,而是房價的問題。他們的生存模式就是在城市拼命地打工攢錢,之後回到老家去蓋房子、結婚生子。他們既然無法成為城市居民,也就不會沿襲城市居民的消費模式,而是盡量省錢,寄回老家,對內需的提升影響不大。由於農村人口加上這2億農民工仍占人口的大部分,如果解決不了他們的城市化和市民化問題,擴大內需就會成為空談。

  屈宏斌:以投資為主還是以消費為主,對此應有一個現實的認知。首先,投資為主是後危機時代出台的政策,主要是以財政支出的形式,而財政支出中的4萬億主要目標又是基建,這導致投資相對消費增長得更快;而且從純粹的比例來說,投資的比例還在加大,消費的比例還在減少。

  簡單地看,未來的結構調整應把投資降低一點,消費增加一點,但這種調整必須以儲蓄率逐步下降為前提,在此之前,中國的高投資仍是必要的。在高儲蓄率背景下,倘若國內投資不充分,必然使得一部分國內儲蓄不得不流向海外,而在目前資本管制的情況下,海外投資又主要是以外匯儲備的方式來表現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投資下降首先要求儲蓄率下降,否則一味地降投資,也是不理想的。

  過去的政策並沒有使儲蓄率出現明顯下降,儲蓄率下降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人口趨勢,對醫療、養老、子女教育的後顧之憂,這些問題都需要時間去解決,短期內很難看到比較根本的、明顯的減少過程。

  所以,要實現投資和消費的平衡,必須在降低儲蓄率方面多做努力,而不是直接從投資或消費入手。這方面是有一定空間的,如政府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在教育醫療、社會養老保險方面步子再大一些,投入的資源再多一些,消除老百姓的後顧之憂,解決老百姓不敢花錢的問題。

  另外,現有政府支出結構中,基礎設施方面投資過多,社會福利、教育醫療公共產品投入欠缺,如果政府支出結構能夠改進,儲蓄率的降低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