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螺旋藻兩次抽檢為何“大變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2 17:15:52  


 
  兩家權威機構的檢測結果顯示,在送檢的8個樣品中,有一半未達標,分別是“孚萊唯”、“歐麗萊”、“恩貝特”和“睿得利”。其中,“恩貝特”牌魚油的EPA檢測含量為其標注值的1/4;“歐麗萊”牌魚油DHA的標注值為24.47%,檢測含量為0.56%,兩者相差40多倍。

  “吃不死人,但沒營養。”對此,有關營養專家這樣表示。

  衛生部中國保健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魚油產品已成為我國銷售量最多、影響範圍最大的代表性保健食品。截至目前,包括上述8種送檢產品在內的200多個魚油類保健食品獲批“藍帽”。

  一些戴“藍帽”的魚油膠囊中的EPA和DHA含量為何這麼低?記者來到山東一家所購產品檢測合格的魚油軟膠囊生產企業實地探訪。

  該企業負責人王先生說,DHA與EPA含量的關鍵在魚油原料,含量越高,原料進價越高。“DHA含量為50%的魚油生產成本,是含量為20%的4倍。”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清華大學衛生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遠立分析,有的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要麼引進低含量原料,要麼在生產中添加副食品偷工減料、以次充好。

  “偷工減料還算好的,更令人擔憂的是,由於一些魚油企業缺乏實際生產能力,普遍委托軟膠囊廠進行加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家食藥監局保健食品審評專家說,“這些軟膠囊廠經常使用回收的明膠殘渣作為原料生產魚油以降低成本。”

  記者掌握的一份來自中國保健協會的專題調研報告顯示,有的企業用色拉油加腥味素配制生產食用魚油,有的用工業魚油或魚油尾料製造魚油,還有“黑心”商家用豬皮、雞皮甚至廢棄皮具,如皮鞋、皮包等製作膠囊殼,這會直接導致魚油成品中的過氧化物、多氯聯苯、汞、醛、酮等有毒有害物質嚴重超標。

  受訪魚油企業負責人證實了這一說法。他說,負責任的魚油廠家會在原料收購合同中設定門檻,但有的企業為了壓低成本、牟取暴利,原料監管不夠嚴格。

“監管不力,懲治乏力”

  受訪業內專家還透露,對魚油中可能存在的“二惡英”、“多氯連苯”等有毒有害物質,在發達國家必須強制檢測,而國內目前沒有這個要求,甚至缺乏相關檢測標準,這讓那些偷工減料、非法添加違禁成分的魚油廠家鑽了空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