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螺旋藻兩次抽檢為何“大變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2 17:15:52  


 
“再次送檢”疑問

  在已經檢出相關產品不合格的情況下,國家食藥監局於25號通知中,要求下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再次送檢。

  這份通知的附件中標明,負責第二次抽檢的機構是北京藥品檢驗所、上海食品藥品檢驗所、廣東藥品檢驗所等8家。

  記者輾轉了解到,這8家檢測機構均為國家食藥監局業務指導下的省市藥監局直屬事業單位。以“廣東藥品檢驗所”為例,它隸屬於廣東省食藥監局,在業務方面,受國家食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指導。

  對檢測機構,藥品審評中心是如何進行“業務指導”的呢?記者查詢國家食藥監局官網發現,隨著《保健食品檢驗機構確定管理辦法》《保健食品檢驗機構審核標準》《保健食品檢驗機構申報資料項目及要求》《保健食品試驗和檢驗申請項目及要求》《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技術規範》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陸續出台,在外人看來,保健食品檢測機構的資質認定、檢測項目、檢驗標準和技術方法等,似乎都由國家食藥監局“說了算”。

  據介紹,國家食藥監局還通過推進國家食藥監局保健食品化妝品重點實驗室建設和保健食品化妝品安全風險監管能力裝備建設,以“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選擇性投放來強化對檢測機構的控制力;通過聘任檢測機構的檢測員為“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家”、“保健食品安全專家委員”等手段與檢測機構的核心技術人員直接建立聯繫。

  多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本應作為第三方的檢測機構,其獨立性和客觀性容易讓人產生質疑。

  檢測流程之外,保健食品從建章立制、行政許可、審評審批到市場監測、行政處罰、權威發布等所有環節,權力都集中在國家食藥監局保健食品與化妝品監管司。

  上述人士稱,國家食藥監局集審批、標準、檢測等權力於一身,固然避免了“多方扯皮”的局面,但卻不易做到權責對等。比如前述檢測流程,如果出現問題,可以把監管責任認定給地方;或在抽檢結果中用“假冒”的結論,既可以規避監管責任,又可以護住涉事企業。

  一旦出了事,“第一責任人是企業,第二責任人是地方監管部門,第三責任人才是國家食藥監局。”童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

  由於保健食品檢測標準的專業性,行業外人士事實上很難洞悉內部各種是非瓜葛,並容易受到部分從業者刻意引導。記者注意到,一些媒體在“螺旋藻鉛超標事件”的跟進報道中,即把關注點放在“鉛含量標準到底執行0.5還是2.0”的所謂“學術探討”上,而對檢查流程、監管缺失等問題只字不提。

  多位受訪專家呼籲,保健食品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大計,“藍帽”審批認證不可兒戲。

  “有關主管部門應完善檢測標準,健全監管制度,嚴格問責機制,堅決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生產企業。”劉長喜說。(時間:4月11日 來源:瞭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