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螺旋藻兩次抽檢為何“大變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2 17:15:52  


 
  相關醫藥專家介紹,劣質魚油中含有細菌、真菌、重金屬殘留物等有害物質。若長期服用,會導致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細胞膜過氧化損傷,根據食用劑量不同,輕則引發腹瀉,重則造成肝損傷。

  針對魚油等“藍帽”產品的質量隱患,中國保健協會相關負責人坦陳,有的魚油廠家雖獲監管部門“藍帽”認證,但從原料引進到生產工藝、成品儲存,未按國家標準組織生產,致使“產品內容物欺詐”等問題出現。

  監管部門對此已有相當認識。在今年年初舉行的“中國保健食品產業發展大會”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司司長童敏說,當前我國保健食品企業“多、小、散、亂、低”的特征明顯,一些企業自律意識不強、誠信較差,違法生產經營、非法添加違禁物品等現象時有發生。

  此前推行的“藍帽”審批制度,即是為確保保健食品安全合格而實施。而記者追蹤調查發現,保健食品的審批過程中,存在一些中介機構,在其運作下,審批從樣品生產到機構檢測,再到申報材料、試制現場核查,直至最後的專家評審,有可能全程造假。

  面對記者暗訪,保健食品行業內中介公司“科爾天使”的技術總監唐某說,他原先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下屬事業單位工作,後來“下海”幹起了中介。“得有平台、有(人脈)資源。只要是保健食品這塊兒,我都能處理得了!”

  另一家中介公司“康維安”的黃某,則向記者展示了加拿大某廠商通過一家背景深厚的中介機構成功獲得海狗保健食品的批文:“人家(中介)有關係。要按正常流程,一般的中介百分之百不接,因為海狗是保護動物。”

  國家食藥監局數據庫顯示,這家加拿大廠商的確成功申報“海狗油軟膠囊”、“海狗鋅軟膠囊”等產品。根據國務院1988年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海狗名列其中。

  “究其原因,還是監管不力、懲治乏力。”國家食藥監局保健食品審評中心審評處原處長劉長喜說。

  劉長喜曾多次參加保健食品審評工作。他回憶,召開保健食品審評會時,時有中介公司“公關”審評專家的情況。

  國家食藥監局保健食品與化妝品監管司副司長張晉京認為,企業質控不嚴的根源在於“重審批輕監管”。“在實際操作中,審批程序比較嚴格,但市場監管力度不夠。雖然已採取多項措施加強整治,但問題始終未得到很好解決。”

抽檢標準“被放寬”

  國家食藥監局於2月29日和3月5日先後向地方監管部門下發內部通知(25號和27號通知),通報檢出鉛、砷超標的13家“不合格”螺旋藻生產企業和8家“內容物欺詐”的魚油生產企業名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