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開放大數據 專車更安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1 16:46:37


  30日不少媒體報道了市交委聯合多部門約談5家網絡約租車平台的消息,這些平台包括滴滴、優步、神州、易到、星星等。主管部門通報了網約車平台管理存在的五個問題,包括駕駛員招錄把關不嚴、違法和事故多、異地牌車數量多、乘客投訴得不到及時有效處理、妨礙公平競爭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通報稱專車司機中1425人有吸毒前科,1661人有重大刑事犯罪前科,還有人存在重大精神疾病,專車安全再度引發市民關注。

  從監管的角度,公布這些前科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專車的服務質量,而不應解讀為對專車的否定。分享經濟今年首次出現在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表明在國家層面,已充分認可分享經濟的推動力。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專車和多數分享經濟商業形態一樣,都存在著一些游走在灰色地帶的東西,但這樣的擦邊球,只能說不規範。畢竟,改革就是要打破既有體制和不合理政策的束縛,而很多互聯網產業就是在打擦邊球中發展起來的。當然,專車的商業模式已經得到市場認可,提升安全性卻是一個仍未解決的問題。如何讓這個行業更加規範,更加長期健康地發展,專車回避不了安全問題。

  任何一種新業態,安全是一道高壓綫。但是提升安全性,和從業人員的不良前科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專車司機吸毒前科的消息刊播後,立即就有評論提出疑問:有了吸毒和犯罪的前科,是不是就意味著失去了謀生和從業的權利?被問責的官員都可以複出,前科人士為什麼就不能靠網約車平台謀生呢?出租車司機是不是就個個身份清白、毫無污點呢?法律上也無這樣的禁令條款,按照“法無禁止不為過”的原則,有前科的人并沒有被剝奪從事專車服務的權利,如果照此就認為專車平台失職,或許會讓社會產生打擊專車的感覺。

  在這裡,我們并不想去討論監管部門這樣做是否合理,但是從這條新聞裡,確實也為提升專車安全性指出一條有效路徑,那就是放開大數據,讓專車平台可以了解從業人以及從業車輛的檔案。從監管部門通報的情況來看,確實指出了從業者素質這個監管難題,但這不意味著把責任全部推給專車平台,讓他們自己去對司機和車輛把關,因為如果沒有監管部門的支持,這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任務。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專車平台對加入的司機,能做的也就是審核他有沒有身份證,有沒有駕駛證,開車技術好不好,路熟不熟,僅此而已。至於有沒有前科,專車公司無從得知,因為任何一個人都不會給自己貼上有沒有前科的標簽。

  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監管部門給出人和車的標准,同時為專車平台開放大數據,讓專車平台按照統一的標准,通過查詢相關數據庫,以審核這些司機是否有不適宜擔任專車司機的因素,比如前面所說的精神疾病者,顯然就不適宜再從事運輸服務類工作。單純從交通安全的角度,或許衝紅燈的記錄是一個重要指標。至於對車的審核,在技術上并不複雜,深圳的交管大數據分析走在國內前列,只要給出數據接口,一查詢就知道這輛車有沒有報廢,違章多不多,甚至經常在哪裡行駛,有什麼偏好等信息,很容易就可以判斷出這輛車是否適合做專車,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專車的出現,是市場發展的結果。曝光專車平台存在的問題,是為強化監管的效果,讓專車更安全。因此,監管部門除了曝光之外,還應該有更多的作為,特別是要用“互聯網+”思維,開放大數據,去適應以及推動新產業的發展。(來源:深圳商報 作者:李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