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的縣市長選舉結果會影響馬英九政府的兩岸政策
另外,我想談台灣的角色。我的質疑是,難道台灣只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嗎?不得不承認的是,美中台三邊關係中,美中還是主角。但是,台灣也絕非僅止於被動的接受。相反的,台灣朝野的和戰選擇與民心向背,恰恰是美中各自檢驗其策略成敗的基準。
2009年台灣面臨的一件大事情是年底的縣市長選舉,這也是馬英九兩岸關係政策的一次期中檢驗。這一次的檢驗如果成功,對馬英九政府來說會帶來很大的信心,在某些方向上更敢於繼續走下去。反過來說,如果這次選舉不如預期,民眾對現在執政黨不如想像中的支持,我認為馬英九的政策,特別是在兩岸關係上,會更加戒慎恐懼,因為再過兩年又要進行“總統”大選,這4年就可能無法有很大的突破。
因此,期中選舉的事情必須納入考量。馬英九上任以後半年多來的民意調查一直不盡理想,他特別需要這樣子一個期中選舉,為他的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背書。同時,美國與中國大陸也會從這次選舉,來瞭解台灣對當前的兩岸關係的支持度。雖然地方性的選舉不會對“全國性”的政策有太多的討論,但相當程度會左右政府對自己的信心。這對美國或中國大陸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觀察點。
經濟金融合作是中美關係的主軸
對於奧巴馬未來的對華或對台政策走向,我認為,如果美中台三邊用一個大的框架來看的話,還是要先看美中關係,再看兩岸關係。在美中關係裡頭,我認為未來的關鍵是經濟政策協調,特別是人民幣的匯率問題。奧巴馬過去很多次談到人民幣和開放市場問題,他特別談到勞工保護和環境保護問題,看起來他是講人權問題,其實他是著重經濟問題,也就是他要在這些議題上看中國大陸有沒有誠意,是否用負責任的態度來解決金融危機,用負責任的態度開放市場,吸收更多國際的消費、接納更多的進口,從而化解眼前的金融風暴。
這些問題對中國大陸來說,是很難接受,或者他沒有辦法全盤接受美國所提出來的政策主張。美中在金融問題上的爭執,對美中合作關係具有指標意義,值得進一步觀察。如果美中雙方無法在金融問題上達成共識,美中雙方的合作能否繼續維持現狀,還是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就非常值得觀察。當然,如果美中關係發生變化,美國對台政策也不排除會有調整的可能性,只是,這個調整應該會限於經濟層面的微調,而不會是涉及安全層面的重大調整。而且,未來一、二年的主軸變化,毫無疑問的還是限定於美中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