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台灣專家:勿用傳統觀點看奧巴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08 00:16:57  


黃介正先生
 
  黃介正:奧巴馬上台與美國整體外交政策變化的關聯性

  首先我思考的是,美國對華對台政策或者是美國總體外交政策跟奧巴馬有沒有關係,到底是不是因為奧巴馬發生變化,抑或是不論是誰做美國總統都會發生變化?我感覺過去幾年來,甚至是小布什還在任時,可以說是從後冷戰時期開始,國際關係就有一些漸進式的典範移轉(paradigm shift),大概有三個層面,對於研究國際關係的學者來說是有意義的,而且可以持續探討。

  第一是從90年代海灣戰爭後所確立的後冷戰時期唯一的世界超強逐漸往多極世界移動。也就是說,愈來愈多美國人與其他國際觀察者發現,共同管理世界事務的中心變多了,而不是由美國掌理,這是一個漸進式的移動。比較明顯的,就是所謂新保守主義上台後,強調以美國利益為優先,以片面或單邊主義、先制行動來促進美國利益,防止對美傷害的外交思維,包括從小布什第二任期開始,已經漸進地朝協力合作移轉。也就是說,美國現在必須更多地考慮國際組織,或藉由與他人的通力合作,來處理事情。

  第二點也仍在轉變發展中,但最起碼從里根總統開始,每屆總統大選,不管哪一黨的政策論述,都會強調盟邦(allies)很重要;到這次的選戰也還是在談,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已經慢慢地從軍事同盟(military allies)往經濟夥伴(economic partnership)飄移,甚至即使是小布什總統對海外用兵,都要從軍事同盟轉到志願者同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我們所認知的傳統軍事同盟或盟邦,雖然一再被提及,但實際效用不大。

  第三,我認為,從江澤民時代提出的戰略夥伴關係、合作友好夥伴關係、睦鄰友好夥伴關係等夥伴關係(partnership)已經大幅度取代了盟邦關係。

  從美國角度來說,這三個層次是有所飄移的。這個飄移可能與奧巴馬沒有直接的關連,但奧巴馬上台後似乎有強化的趨勢,包括多邊主義(multilateralism)、國際組織的合作與更多的經貿交流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與海峽兩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