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食品新國標開誠布公才能平息質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1 20:28:42  


  11月28日,《人民日報》曝出乳品新國標是由國內三家生產常溫奶的企業起草的內幕。稍往前,速凍面米製品新國標將實施,金黃色葡萄球菌變為限量檢出。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大品牌速凍食品均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超標,若按照新國標,超標產品都變成合格產品。市民質疑新國標由相關大企業提出,衛生部表示,指標並非由企業提出,而是專家借鑒國際食品標準。

  食品安全無小事,面對不容樂觀的食品安全形勢,公眾難免近乎本能地產生質疑,因此而寄希望於通過提高食品安全標準,來保障最基本的食品安全。在食品安全標準這樣一個專業性很強的領域,普通消費者無從了解那些生僻的術語到底對應著什麼,所能做的只是縱向比較同類標準數據的高低,並以此作為判斷的依據。正因為如此,縮水的食品安全新國標不由得令人暗自生疑:事關公眾安全,食品安全標準為什麼越修改越低了呢?

  金黃色葡萄球菌沸沸揚揚之際,有專家指出——新國標降低的是衛生標準,提高的是安全標準,“衛生指標適當下降,對一些對人體危害不太大的微生物的指標適當放寬是符合目前的實際情況的。”衛生的未必安全,這個應該不難理解;但如果連“衛生”都無法保證,如何確保食品的安全?令人遺憾的是,專家並未就此作出進一步解釋。

  毋庸諱言,與發達國家的食品安全標準相比,國內的食品安全標準不僅標準低而且較為陳舊——過去的30年間,中國食品標準僅有過三次大範圍的頒布和修訂,現行標準的標齡在10年以上的占1/4,個別標準甚至已超過20年未修訂。實際上,這也正是食品安全新國標修訂的前提背景。因為原有標準過於寬泛、粗放,公眾更希望新國標能夠更加細致入微。正因為如此,每一條原有標準的“出局”都足以引起公眾警惕——在原有標準內,食品安全狀況尚且不容樂觀,剔除了某些限制性條款,是否會變得更加不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