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究竟救助資金計劃刺激或抑制經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8 00:46:53  


 

  如果你像我一樣相信,宏觀經濟結構是由微觀經濟枝幹所組成的,那麼刺激經濟救助計劃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從本質上講,救助計劃就是政府將一部分人(通常為生產者)所製造出來的資源拿出來,然後將這部分資源給予那些既不工作也不生產的群體。

  具體來說,接受救助資金的群體往往是那些面臨極大困境的個人或企業,比如說瀕臨破產的銀行或者無法繼續經營下去的能源公司,再比如那些必須得到失業救助金才能生活下去的人群。這也就是說,如果政府希望救助這些企業或者個人,它必須要對那些有工作能力的群體徵繳更高的稅,然後用納稅人的錢去救助陷入困境中的群體。毋庸置疑,政府的救助行為會使更多人不願去工作,這會進一步導致失業率上升。

  現在全球很多的國家政府都認為,多花費就是“刺激經濟增長”,少花費就是“財政緊縮”,這些國家的政客似乎從未想過多花費的資金從何而來,一些經濟學家竟也認為,政府多花費會增加總需求量。從政府花費角度講,政府每一美元的支出都是從私營經濟中得來的。這也就是說,政府救助資金的全部開支全部是由工作人群所支付的。用“沉悶科學”學生的話來說,政府額外開支與收入的加和總是為零的。

  與此同時,經濟學家常討論的“救助資金所帶來價格效應”對所有參與者來說都是負值。換言之,得到救助的一方變相找到了不去工作的方法,而工作的一方卻因要施舍救助而得到更少的工資。一句話說,救助資金使失業更加吸引人,救助資金同時也使努力工作更加不吸引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