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分析|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東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設為首頁】【】【中評郵箱

廣東試點官員財產公示 穿新鞋、走老路?
  中評社北京12月7日電/日前,廣東省試點開展領導幹部家庭財產申報和公示。敢於探索制度反腐之道,無疑值得肯定,但從已知信息來看,“一定範圍內公示”,依舊讓人感覺到猶豫和徘徊,廣東的試點會否重走浙江慈溪、湖南瀏陽、寧夏銀川、新疆阿勒泰等地官員財產公示制度半道“夭折”的老路?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試點官員財產公示如能實現實質性的突破,對於官員財產公示的整體推進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16萬“天價切糕” 希望盡快公開辦案細節
  中評社北京12月6日電/一則有關湖南岳陽“街邊買賣切糕引起糾紛,賠償損壞核桃仁糖果約16萬”的消息成為輿情熱點。岳陽“切糕事件”其實就性質來講並無特殊之處,所以引發潮水般的圍觀和吐槽,是警方處理此事的結果和涉事人員的地域族群背景;警方糾紛處理有兩個明顯瑕疵,一是16萬元賠償款是依據什麼定的?二是依據什麼政策將涉事商販遣返原籍?希望盡快公開辦案細節,否則,天價切糕將成為警方公信力不能承受之重。
徵地補償標準漲10倍 會否推高地價房價?
  中評社北京12月5日電/國務院日前通過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有業內專家推測,此次修改的主要內容是提高徵地補償數額,提高額度可能至少為現行標準的10倍,這被認為是出台農村集體土地徵收和補償條例之前的關鍵一步;令人擔憂的是徵地補償數額提高了,地價、房價等會否隨之“提高”?因此,人們期待地方政府在稅費方面做出讓利,由於“10倍補償費用”在士地出讓金總額之中比例不到10%,地方完全有這個能力。
股市跌入“1時代” 喊話難挽市場信心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電/上周,A股市場再度經歷陰霾,大盤2000點關口失守,再次重回“1時代”。截至目前,中國股市全年跌幅已近10%,遠超經濟慘淡的西班牙股市8%的年跌幅和意大利股市3%的跌幅,被調侃為“熊霸全球”,根據最新調查,今年股民人均虧損高達7.68萬元;A股跌跌不休,顯然管理層“對股市有信心”的喊話無法成為股市上漲的推動力,股民的信心只能來自管理層對股市基礎制度不斷的改革和創新。
溫嶺溫柔拔掉“最牛釘子戶” 拆遷範本?
  中評社北京12月3日電/因不滿拆遷補償標準,浙江省溫嶺市一幢5層樓房突兀地矗立在火車站附近馬路中間,被輿論稱為“最牛釘子戶”,12月1日,該戶戶主羅保根的房屋被依法拆除,其簽署的協議內容未變;“最牛釘子戶”在原來標準的基礎上被“擺平”了,不知誰是勝利者?但不管怎樣,在沒有發生衝突,在沒有採取強拆的情況下,戶主能主動拆房,被贊為“理想的中國式拆遷”,此說明暴力拆遷正在向文明拆遷邁進,值得欣喜。
獲嘉“交警收黑錢” 警惕地方公權力失控
  中評社北京12月2日電/近日,一段視頻顯示,河南獲嘉縣交警多次攔截貨車司機,不開罰單或解釋原因,收錢後放行,加上“一毛不拔休想走”的厥詞,一時間公眾嘩然,而在事件調查中,竟有官員吐槽“養不起人,只能罰款”,當違法者成為執法者的“衣食父母”時,社會焉能不亂?此不但有損公平正義,甚至有讓執法失去“合法性”的危險;交警收黑錢說到底是一種“執法腐敗”,“雁過拔毛”背後正是缺乏約束的公權力猙獰的面孔。
貧困縣“百萬香煙門” 民生事小面子事大?
  中評社北京12月1日電/陝西周至縣是一個貧困縣,最近這個縣出名了,不是因為它貧困,而是因為它投資百萬建造的北大門形狀酷似巨型香煙。“孫悟空折斷的金箍棒”、“玉帝隨手扔的過濾嘴煙頭”,諸如此類的評論相信會讓“煞費苦心”的城市管理者頭疼不已、顔面掃地;近年來,“打腫臉充胖子”似已成為流行風尚,一些地方罔顧民生急需,將納稅人錢財投於讓人匪夷所思的形象工程,折射“民生事小、面子事大”的畸形政績心理。
“萬元個稅起徵點”討論 稅負痛苦如何減輕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個人所得稅話題始終是社會一根敏感神經,近一段時間,“個稅起徵點能否上調至萬元”討論越來越熱,而在個稅起徵點成為焦點議題之時,有關個稅改革乃至稅制改革的種種話題也會接踵而至。可以看出,個稅起徵點的討論折射出了民眾的“稅負痛苦”,對減稅實效、對個稅改革、對稅負公平的種種期待;國家與其在個稅調整上“死盯不放”、“勞心費力”,還不如跳出這個窠臼,把重心放在居民全面減負之上。
副局長網絡實名舉報副市長 印證監督之難
  中評社北京11月29日電/今年9月,英德市原副市長、公安局原局長鄭北泉被下屬——英德市公安局副局長謝龍生實名舉報,稱其與一涉毒團夥關係密切,充當保護傘。日前,廣東省清遠市紀委通報,鄭北泉已被立案調查。該案最大看點,其實在於謝龍生的舉報方式——署上實名的舉報網帖;向紀檢機關進行舉報,渠道很多,但何以要先在網上發帖揭露?如果連公安局副局長都如此依賴網絡曝光,遑論民眾,傳統的舉報渠道豈非形同虛設?
深圳“房爺”遭曝光 信息公開制迫在眉睫
  中評社北京11月28日電/廣東番禺“房叔”蔡彬剛剛落馬,深圳“房爺”又遭曝光:網帖舉報稱,龍崗街道南聯社區幹部周偉思擁有私家住宅、別墅、大廈超80棟,豪車超20輛,資產估值超20億。在缺乏信息公開情況下,當社區幹部、社區股份合作公司負責人、私人公司老板三重身份集於一身之時,擁有巨額財產難免引發“以權謀私”的質疑;“類公務員”信息公開不僅有利於防止社區幹部以權謀私,也有利於保護社區幹部的清白。
俏江南老板張蘭加入外籍 牽動中國社會神經
  中評社北京11月27日電/因為一起普通訴訟案件,俏江南創始人張蘭悄然變更國籍的事,近日意外曝光並被證實。富人移民是當下中國最敏感、也最需要探討的話題;張蘭加入外籍,這是她的自由,而越來越多的人移民,卻值得深思,正如《人民日報》所稱,新一輪“移民熱”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內某些“不宜居”的因素,移民所“期”正是中國當下所“缺”,必須大力改革,創造一個財富更有安全感、競爭更加公開公正的經濟社會環境。
“視頻門”書記雷政富被免職 警示反腐制度
  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電/重慶北碚區區委書記雷政富“淫亂視頻”被曝光後,垮台速度之快,有目共睹,但誰曾料到,這段不雅視頻之前已經被埋沒5年。雷政富不雅視頻是一個提醒,在網絡反腐監督發展速度一日千里的當下,反貪腐機制也需與時俱進,尤其要在官員貪腐的發現機制、確保貪腐案件獨立辦案的制度保障上做出更大改進;只有如此,體制內的反貪腐才能走在網絡反腐的前面,而不至於讓一段官員不雅視頻,一埋沒就是5年。
叫停“平墳” 政策變臉不能不究責不補償
  中評社北京11月25日電/周口的“平墳複耕”之舉,引發社會各界強烈反響,許多學者以“破壞中國文化、傷害民眾情感”等理由加以反對,而自11月16日國務院修改《殯葬管理條例》部分條款後,“平墳複耕”已暫停推行。喧囂的平墳複耕雖然暫停,但公眾更關心的可能是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前期的投入誰來埋單?二是已經被霸王式平掉的墳頭如何“複權”?一個法治社會,即便是朝令夕改的政策,“變臉”也不能不究責不補償。
任建宇獲釋 勞教制度改革切勿再拖
  中評社北京11月24日電/11月19日,引起中國公眾廣泛關注的重慶被勞教大學生“村官”任建宇,在2年勞教期未滿的情況下,被提前釋放。自任建宇被勞教以來,這一案件引發普遍關注,被認為屬於典型的“因言獲罪”:一個青年只是在網上轉發了文字、圖片,原創者未被追究,為何轉發者卻被勞教?改革落後於時代的勞教制度,可以進一步充分保障公民的言論權、監督權,讓公民免於恐懼,實現司法公正,增進公民法治福利。
畢節流浪男孩死亡悲劇 社會救助體系之恥
  中評社北京11月23日電/貴州畢節市5名男孩流浪街頭,在垃圾箱內生火取暖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震驚全國。這是一起原本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劇,輿論質疑,多名男孩結伴流浪、夜不歸宿,為何沒有進入有關部門的救助視線?家長的疏忽大意、社會的冷漠麻痹和政府部門的消極怠惰,顯然都是造成這一悲劇的重要因素;雖然畢節各相關部門都在積極應對,但他們關注最多的是未來要怎樣加強管理,這種“亡羊補牢”式的機制還要多久?
楊錦麟“打的被宰”副市長道歉 政府當反思
  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電/近日,香港衛視執行台長、著名時事評論員和專欄作家楊錦麟在杭州“打的被宰”,連發多條微博吐槽,引來杭州市張副市長的電話道歉與出租車市場整治,網上無數人發出諸如“市民的控訴比不上楊錦麟的微博”、“官員是為名人服務還是為人民服務”之類的抱怨;從報道來看,當地出租車不打表宰客問題由來已久,要維護良好的交通環境,光靠名人投訴、領導重視、集中整治遠遠不夠,需要一套長效管理機制。
白酒“塑化劑風波” 監管該當何責?
  中評社北京11月21日電/日前,號稱“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被曝塑化劑含量超標高達260%,再次引發食品安全領域“地震”。而更令公眾不滿的是,中國酒業協會早在去年6月就已獲知白酒普遍含有塑化劑,但這一問題卻拖延了17個月後才被披露,未將相關情況及時公之於眾;行業協會為了一點會費,只對當事企業負責,而不願承擔對社會的責任、對守法企業的責任,可以說,現在一些行業協會,已成了市場經濟的一個軟肋。
虐童案女幼師無罪獲釋 敲響立法警鐘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近日,備受關注的浙江溫嶺幼兒園虐童案當事人顔艶紅被警方釋放。從高調刑事立案,到低調放人,虐童案可謂一波三折,值得肯定的是,民意並未對司法的獨立判斷構成影響;就現行刑法的罪名設置看,勉強可以套在虐童案上的,大概有尋釁滋事罪、故意傷害罪和虐待罪等,但如細究起來,又似乎哪個罪名都不合適。顯然,法律在兒童保護上有著多方面缺失,給立法敲響了警鐘,希望該案的無奈不要再次重演。
於丹上台,觀眾起哄:藝術毋需“心靈雞湯”
  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電/日前,在北大內舉辦的昆曲演出結束後,於丹上台發言,遭觀眾嗆聲“請下去”、“你沒資格代表我們”而下台。於丹以“心靈雞湯”式的文化推介而被人們熟識,被冠以“文化超女”,爭議頗多,在現場觀眾看來,舞台上最大亮點是那些老藝術家,是昆曲藝術本身,而不是某個“明星”來“表達崇敬”;對國粹藝術表達崇敬的最好方式,是對藝術的真誠欣賞,讓藝術家們自己來說話,根本不需別人來代表、代言。
成品油油價下調 新定價機制年內是否出台
  中評社北京11月18日電/在11月13日觸及油價調節“紅線”之後,11月16日凌晨,成品油油價迎來年內第四次下調,汽油價格重回“7元時代”。今年以來,發改委已多次強調,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有望“擇機出台”,而隨著CPI的逐步回落,市場期盼已久的成品油定價新機制推出條件正在逐步成熟;眼看年底即將到來,成品油定價機制究竟會不會調整、如何調整目前仍不得而知,但業界仍然對這“可能的調整”有所期待。
   共4275條﹐第145/214頁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跳轉至第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