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新移民改變香港 也將改變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1-07-21 14:33:16  


 
香港人為什麼排斥新移民 
 
  港人為何排斥新移民

  香港和內地最大的邊界不是深圳河,是兩地不同的法制。香港人的恐懼,不是恐懼內地人,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是沒有問題的,商業交往也沒有問題,香港人恐懼的是不守法的管治和行事方法。

  早晨在香港落馬洲口岸,排隊等候校車的過境上學兒童。攝影-孫炯

  對話嘉賓

  戴競: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學生,2006年從內地來港讀書。

  鄒君逸:香港中文大學政治系學生,香港出生。

  陳景輝:香港“本土行動”成員,社會運動的積極參與者。

  何秀蘭:香港立法會議員。

  耿春亞: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主席。

  閭丘露薇:鳳凰衛視主持人。

  爭奪資源

  戴競:講到內地和香港本土的人才競爭問題,這點我挺有感受的。我有兩個中學同學,本科分別在美國和英國念的,念完之後他們都來香港找工作,一個去了巴黎銀行的投資銀行部,一個去了花旗銀行,收入都非常好。香港同學聽到這些消息以後,不難想象他們心里的感受,這些工作在香港的同學看來是最頂尖的,現在都被內地學生搶了,所以他們有一種恐慌、一種無奈。

  閭丘露薇:鄒君逸,剛才聽了戴競講的,你覺得越來越多的內地生來港,是不是真的造成了本地生的恐慌?

  鄒君逸:與其說恐慌,不如說我們大多已經接受了這個現實,香港同學知道我們的優勢沒有了。在中大有一個交流計劃,每年有幾百個同學可以回內地實習,這個計劃非常受歡迎。為什麼?因為現在很多雇主都希望你有在內地工作或者實習的經驗,所以有很多香港本地的同學願意參加這樣的計劃。現在普通話的課程也越來越熱門,我們都在嘗試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都市,挑戰和競爭是一直存在的,我們接受這一點。

  閭丘露薇:剛才我們討論的都是發生在校園里的問題,其實在校園之外不同背景的族群也會有這樣的衝突,互相很難去理解對方的思維方式。陳景輝,你覺得不同族群之間的對立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陳景輝:(香港)今天出現了“本土力量”(一個反對內地新移民獲得香港人同等福利的網絡小組)。雖然我不同意他們的判斷,但我覺得他們依然指出了香港社會的一些新問題,這些問題是每一個香港人都切實感受到的。譬如你去到旺角、尖沙咀、銅鑼灣,你會發現周圍的人幾乎都在講普通話。我們以前去西洋菜街,基本上就是開討論會,或者發傳單、征集簽名這些,但現在你會發現那裡幾乎全部都是內地遊客。還有內地孕婦來港生產的事,現在的情況很誇張,每年香港新出生的嬰兒中有一半是內地孕婦生產的。

  在香港的知識界,對“本土力量”有很多批評。他們認為這班“本土力量”的朋友是一些排外的人,過於強調香港人的身份,而忘記了香港其實也是一個移民社會。

  剛才講的這些是現象,現在我想談談我自己的觀點。第一,我不支持“本土力量”說新移民是“蝗蟲”的說法。第二,我想說我們也要同情地去看“本土力量”的觀點。他們的種種反應,無論是對香港的公共醫療系統,還是香港的財政資源的分配,都是因為作為香港公民,我們沒有辦法參與決策。於是當他不能參與城市進程的時候,那種不由自主的失落,就會促使他們去找替罪羔羊。

  何秀蘭:剛才陳景輝提到香港人的身份問題。其實誰才是香港人?有一類人叫原居民,他們大多是新界農民,如果以法律和歷史來看,他們才是香港人。而我們現在的大多數香港人都不是原居民。香港是一個移民社會,以前的香港人對從內地偷渡來的人很友善,因為他們自己大多也是逃難過來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