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新移民改變香港 也將改變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1-07-21 14:33:16  


   
說聲我是香港人不容易
 
  說一聲“我是香港人”,真不容易

  一名新移民說,她差不多用了10年的時間,才可以理直氣壯地告訴自己,“我是一個香港人。” 我很能理解她的感覺,因為我自己也是花了超過10年的時間融入香港。

  文_閭丘露薇

  閭丘露薇

  1969年出生於上海,199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後移居香港,1997年開始在鳳凰衛視擔任記者、主持人至今。

  艱難的身份認同

  曾經參加一個論壇,其中一個講者和我一樣,在上海出生,不過和我不同的地方是,她讀小學時已經移民香港,不像我,當我拿到香港身份證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大學畢業三年的成年人了。

  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新移民,有的來自內地,有的來自台灣,當中不少,都是在小學和中學的時候已經來到了香港定居,並且在香港讀書。但是,如果和這些朋友聊天,會發現他們和這個講者一樣,都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找到了香港身份認同的感覺。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對於周邊環境缺乏認同感,很多時候,進入大學之後,才開始有了一個比較穩定的朋友圈子,而在小學和中學的時候,過的是兩點一線的生活,而父母忙於工作,因此更少有機會可以融入周邊香港家庭。

  事實上,在香港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在一棟住宅大樓里面居住多年,可能都不知道周邊的鄰居到底是怎樣的模樣,雖然在電梯里面遇到,會客氣地點頭微笑一下。

  有些小移民還要面對另外一個環境,那就是因為語言的問題,一開始可能會遭到同學的歧視。這使得其中一些孩子,或者盡量不和同學接觸,或者是埋頭讀書,缺乏和周邊環境以及人的互動,就會延長身份認同的過程。

  這位講者說,她差不多用了10年的時間,才可以理直氣壯地告訴自己,“我是一個香港人。”那是在2003年的7月1日,她身穿黑色T恤,不管是在銅鑼灣鬧市,還是回到家樓下,一路上,她的周邊,都是身穿同樣顔色衣服的人,那一天,她忽然感到一種釋然。

  我很能理解這位講者的感覺,因為我自己也是花了超過10年的時間融入香港。同樣是一個瞬間,我站在中環立法會門外,眼前是那些為反對高鐵預算通過而聚集在廣場上的人,我深刻地感覺到,我屬於他們,因為我和他們一樣,關心這個城市的未來。原來高鐵這個問題,對於我來說,是那樣的重要,因為我關心政府會怎樣花費這筆納稅人的錢,也關心因為這個項目,這個城市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也關心那些因為這個項目,生活狀態要發生改變的陌生人群。

  我對於香港人這個身份,終於找到了認同感。

  當我自己不再面對身份認同這樣一個問題的時候,發現原本對這個城市的怯生生的感覺消失了,同時消失的,是對於歧視的在意,至少不會在意自己帶著內地口音的廣東話了,也不會像過去那樣,在公共場合會刻意地講廣東話。

  對移民並不包容的社會

  只是,即便是到今天,已經在香港這個城市生活了16年的時間,即便自己已經認定自己是這個城市的永久成員,即便手上早就拿到了永久身份證,在周邊的很多人眼中,原來自己還是算不上是一個真正的香港人。

  坐出租車,因為和朋友家人之間用普通話聊天,即便是相熟的出租車司機,也會順理成章地認定我只是在香港暫居。而有意思的是,司機本人也是一個內地移民,只不過比我早很多,在他只有二三歲的時候和父母來到了香港。

  接受一家香港本地媒體的採訪,對方總是用“你們”和“我們”這樣來進行區分,即便我再三聲明,自己已經是香港永久居民,對方還是很認真地認定:“你們來自中國(內地)。”但是如果她看看自己的家人,即便不是她的父母,她的祖父母很有可能就是來自內地的移民,就是她口中的“你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