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香港保險業的最佳出路在中國內地

http://www.CRNTT.com   2010-12-09 08:11:51  


中國交通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關浣非
  中評社香港12月9日訊/香港保險業歷史悠久,很多國際級的保險公司都是透過香港進入內地,但是限於市場空間有限,香港本地的保險公司近年卻發展有限。為了深入瞭解香港保險業的現狀和未來,《中國評論》月刊記者王平、黃政日前專訪了曾創建中國太平洋保險(香港)有限公司和中國交銀保險有限公司的關浣非博士。他目前擔任中國交銀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交銀康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中國評論》月刊十二月號以《香港保險業的最佳出路在內地》為題發表了這篇專訪。文章內容如下:
  
  香港保險業屬世界先進水準已滲透到社會生活方方面面

  記者:保險業在香港有比較悠久的歷史,如何評價其在香港經濟體系中的地位?

  關浣非:香港的第一間保險公司應該是1845年成立的,是一間英資的保險公司;就香港本身來講,那是自開埠以後、1841年被英國佔領之後的第一家保險公司。

  早期的保險主要承擔的是水火險、意外險的賠償責任,發展到了今天,香港的保險業已經變成囊括了保險的所有方面的一個行業。比如說它既有傳統的水火險、意外險,也有像養老金、壽險、投連險等等專業服務,同時還介入到比如說強積金這樣的業務--香港的一些保險公司還能向公眾提供強積金服務。所以說,從香港保險的覆蓋領域來看,可以說已經全面覆蓋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功能上說,早期它是賠償,到後來成為社會財富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過去我們把保險叫做社會經濟生活的“穩定器”,後來發展到了社會經濟運行的“潤滑劑”。現在可以說它的金融功能越來越明顯、越來越突出,已經成為社會資本要素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香港保險業發展到今天,在全世界來說水準都是比較高的。從09年全球的經濟資料和保險業的資料來看,就保險費佔GDP的比重、即保險深度這一項,香港是排到第五位的,遠遠超過西方的發達國家或者那些完成工業化國家的保險發展水準。

  從保險密度上,即人均保費這一塊,它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應該在第十四位。比很多發達國家都高。目前排在保險密度前面的經濟體,基本上都是歐洲的高福利國家,像荷蘭、丹麥、瑞士等等。

  所以,從功能上、從覆蓋的領域上、密度上、深度上,香港的保險業在全世界都處於一個比較先進的水準,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香港經濟生活中扮演了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經濟角色--它佔GDP比重應該已經超過11%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